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地方将加强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企业重大决策、运营过程中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事项和关键环节,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依规履职情况等的监督检查。”一位国资内部人士表示。
上述人士坦言,地方国资一直都是国企改革主力军,改革的力度也很大。下一步,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产权流转是否程序规范和定价合理、是否进行市场化评估和透明操作等将成为监管重点,特别要防止出现国资贱卖、暗箱操作等现象。另外,还要防止股权激励成为少数人化公为私的工具。
守住“底线”需要组合拳
在多位专家看来,如何守住“底线”,成为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本轮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将推动形成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全覆盖,强化监督和境内外国资重大损失追责,下一步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力度将继续加大,但守住底线关键需要建立“组合拳”,应该在全面提高监督效能的同时健全监管体系。
近两年来,以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国企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但国资流失案件的发生也频频敲响警钟。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从以前的审计情况来看,国资流失的高发期,恰恰是在国有资产重组、上市等期间,特别是企业进行并购、采购等重大项目和决策时,其背后容易暗藏腐败等风险。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必然会大量涉及国有资产重组、退出和调整等,而产权流动机制不健全、不透明和监管存在漏洞等问题,让正在推进的国企改革出现“灰色地带”。
随着国有企业资产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一些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逐渐暴露出管理不规范、内部人控制严重、对企业领导人员缺乏制约等问题。国资委秘书长彭华岗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出,要牢牢守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条红线,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