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国资国企改革要加快由“管企业”转向“管资本”(6)

2019-01-07 09:34:25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我国当前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局面,也说明了企业所有制并不是约束市场经济有效的关键要素,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公有制形式同样存在。而不同社会的企业发展事例也能证明,当市场竞争不充分时,私有制企业效率低下的现象也很普遍。在南美、印度、中欧等国家和地区,其企业的基础都是私有的产权制度,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并不高,成功的知名企业也不多,经济发展的速度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而在以私有制为主的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大型私企破产倒闭事件层出不穷。相反,成功的非私有企业的案例也很多,如新加坡淡马锡公司、以色列集体所有制农场、美国胶合板行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日本的新干线集团等,这都说明企业的所有制形式不是影响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西方新自由主义学者也认为,私有化虽然能使企业自主决策,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纯粹私有化与市场一旦结合,将会引发“经济人”效应,特别是在与民生或公共利益有关的行业,私企对利益的过度追求可能会出现社会整体“不经济”现象,导致市场失灵。

最后,国企的运作机制要按市场规则行事。

发挥市场机制的效能需要公平竞争的环境,而建立并维护市场公平是政府的职责。在国有企业参与竞争的市场中,政府作为国企的法定代理人就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利益的竞争者,这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影响了政府的行为选择。虽然理论上可以证明中性政府能够促进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但政府都是由经济人组成的,如果缺乏对行为的外在约束,自利性选择就是一种理性表达,政府就常常表现出行为的非中性。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