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李扬强调说结构性去杠杆要坚持,从去杠杆到结构性去杠杆,再到稳杠杆,现在又回到结构性去杠杆,可以说中国去杠杆的政策已经渐趋稳健、理性和协调,这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去杠杆是长期的。
“前一段时间大家对央行的稳杠杆的政策解读不当,说已经没了,可以加杠杆了,我们说这是不对的。由于中国经济是一个债务驱动型经济,这个任务很艰巨。”
详解各部门杠杆率
非金融部门杠杆率极不稳定
2009年后中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跳跃性增长,到了2016年提出了去杠杆后,2017、2018年走势才比较稳定。对比日本、欧洲、美国的情况,他们的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走势是比较一致的,但是中国却上升得很快。从2017年末开始出现下降,从157%下滑到2018年三季度末的154.5%。这个数据说明当前的形势:经济状况不好,企业不愿意负债,银行不愿意贷款,可能反映的是这种情况。
日本、美国、欧洲作为发达经济体,他们企业的杠杆率是非常平稳的,甚至危机时期也没有产生剧烈的波动。然而,中国企业的杠杆率却非常不平稳的,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跳跃性的上升,后来滑坡式的下降。也说明,中国企业的财务状况是不稳定的。中国要向发达经济体迈进,需要稳定企业部门的方方面面,包括财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其中,稳定企业的治理结构是首要的。
居民杠杆率不断上升
中国居民的杠杆率是在不断上升的,数据显示,居民债务已经上升到46.2万亿,杠杆率从2017年的49%上升到2018年三季度的52.2%,并且还在持续上升。
李扬还认为,需要换一种计算居民杠杆率的方式:分母用GDP有一些问题,要将分母替代成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由此得到的数字是85%。美国次贷危机之前居民部门的杠杆率为103%,从趋势来看中国正在逐渐靠近,居民部门的风险在增大。
11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财经》2019年会现场对中国资本市场发表了一篇犀利的演讲,他指出当前中国股市存在政策市、资金市和监管套利三大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24日发布“2019年《经济蓝皮书》,蓝皮书分析指出,近两年我国居民储蓄率趋势性下降。居民储蓄中,新增存款和实物投资是主体。不过新增存款占比呈下降趋势,购房等实物投资占比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