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危机反思录|咆哮的二十年代:繁荣背后的衰败

2018-12-21 09:30:35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可能是对1919年到1929年这十年间美国经济最为贴切的描述。在都市繁荣的背后,则是乡村的持续凋敝。占全国人口一半的农业人口中,虽然很多农村家庭也拥有了城里买来的各种家用电器、很多农场主开着福特的T型车运送谷物、在闲暇时也能收听到收音机里的各种娱乐节目,但他们的经济境况却始终没有得到改善。从一战结束(1919年)到二战爆发,农业的衰败如同一股“暗流”,在繁华的背后涌动。

战时的繁荣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农产品占据美国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战争推动着农产品价格的节节攀升。如果以1913年的农产品价格作为100的话,到了1919年一战结束,农产品价格指数已经上升到了209。五年间,农产品价格翻了一倍还多。

国际市场蓬勃的农产品需求,令美国的农场面积迅速膨胀。汽油拖拉机、深耕浅种方式、化肥的采用以及种子改良技术等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得到普及,单位农田产量不断上升。美国的农业体系比欧洲更早地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

同样膨胀的,还有农业信贷的规模——农场主们用长期贷款购买土地,用中期贷款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短期贷款则通常用于种子、化肥和杀虫剂的季节性采购。

战后的萎缩

战争一结束,农业的膨胀戛然而止。

一方面,欧洲各参战国的农产品产量开始回升,从美国进口农产品的需求锐减。另一方面,为了偿还战争债务,缩小对美国的贸易逆差,欧洲各国也不断出台各种关税法案限制农产品进口。

还有一个经常被忽略的问题。一战在欧洲大陆所导致的大量青年人伤亡,使战后十多年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长都在较低的水平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农产品需求持续萎缩的一个因素。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