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李小加看来,新股是否破发与上市公司的质地优劣并无必然关系,破发的不一定是坏公司,好公司不一定不破发,破发的参照系只是IPO时的发行价,只是投资者不断根据市场冷暖、估值高低调整预期的一种自然反应。对于香港市场来说,这些新经济公司尚属新物种,无论是买方、卖方,还是中介机构都需要时间来学习和摸索如何给它们合理定价。成立不久的新经济公司也需要一些时间来向市场证明其真实的内在价值。
李小加认为,香港新股发行一直是市场化定价,新股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由买方和卖方共同博弈产生。如果一只新股发行时,市场对其预期普遍比较乐观,定价自然较高,上市后一旦大市下跌或者市场对其预期变得比较悲观,就会出现破发现象。
“为什么某些新股上市时会出现定价偏高的情况呢?这有可能是因为当时市场情绪普遍比较亢奋,也有可能是由于早期的私募投资者给出的估值较高,或者当时市场上新经济公司的新股供应较少造成的,还有可能是投行和发行人对市场判断出现偏差等等。”李小加说。
李小加还表示:“这些新经济公司的新股上市后注定很难风平浪静,今后难免还会出现新股破发的现象,但我们相信市场有自我平衡的能力,随着更多新经济公司上市,投资人和发行方会形成更加动态的平衡,找到合理的估值区间。经过市场的调整和积累,围绕这些新经济公司,就会慢慢形成一个健康、专业、理性的投资生态圈,积聚着了解新经济的投资人和发行人、分析师和中介机构。到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认为,新经济在香港资本市场扎根了。”
在投资新经济公司的新股时,李小加提醒投资者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首先,投资新股绝对不是包赚不赔的买卖,更不能保证短线回报。在投资任何新股时,投资者都应该仔细研究公司的基本面,谨慎下单,尤其是在使用融资(孖展)认购新股时。其次,投资者在投资新经济公司的新股时,特别是在国际大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更需格外谨慎,因为新经济公司的经营风险往往高于传统公司,股价的波动性也更大。
“去哪里上市,你得自己下决心。我的建议是看历史数据、看知音。如果说,美国市场对你很知音,你可以选择去那边上市;如果你希望建立一个长期的融资板块,一定是在香港;如果只想捞一把的话,就不用考虑上市问题了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 36kr供图 “中国内地是一个特殊的市场,大爷大妈都会搬着小板凳去看K线,并且觉得自己看得懂。我自己在交易所,我都看不懂K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