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和项目管理,财政部门要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制度,优化专项债券发行程序,合理安排发行进度。
“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宏观政策变中求稳的总基调下,需充分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快地方债尤其是专项债发行,提升地方政府专项债市场化水平,充分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在稳投资、扩内需、补短板的重要作用。”中诚信研究院分析师汪苑晖表示。
“今年债券品种更加丰富,2018年财政部鼓励地方政府稳步推进债券创新,陆续推出了高校、医疗、污水处理等新型专项债,未来预计品种还将不断丰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郑春荣说。
8月份以来,财政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了对地方债发行的规范力度。比如,发布了地方政府债券公开承销发行业务规程、弹性招标发行业务规程,对地方债发行的细节和程序作出了规范,进一步完善地方债发行方式,提高债券发行效率,确保地方债顺利合规发行。
“在当前多项支持地方债发行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的情况下,地方债供给整体加大,交易整体活跃度也大幅上升。未来伴随地方债公开承销、弹性招标流程制度进一步完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确定方式等进一步规范化、市场化,市场各方对于地方债配置的积极性有所提升。”中诚信研究院分析师卞欢说。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市场稳定
今年7月份至9月份,受发行提速影响,每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分别为7569.5亿元、8829.7亿元和7485.5亿元,合计发行23884.7亿元,占今年前10月地方债发行总规模的59%。
地方债集中发行,市场对资金的需求量往往会增大,会造成市场利率水平的波动。“为更好推动地方债发行,需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搭配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卞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