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黑油”流淌在环保督查之外 每年百亿税收流失(6)

2018-10-22 15:41:07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记者暗访20多个非法窝点发现,一些窝点储藏及加油设备陈旧老化,多用废弃罐体来存储油品,未做任何防雷防静电措施,现场没有任何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因为缺乏应对能力,造成重大群死群伤事故。

业内人士坦言,成品油不开票交易让大量成品油成为“黑油”,正常的税务、安全等监管手段难以覆盖,贸易公司为规避监管排查,往往选择把大量油品销售给不具备经营资质的“自流黑”,导致这些非法加油点因长期存在较大获利空间而屡禁不绝。同时,这些非法加油点设备简陋,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经营者缺少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用“大数据”+“区块链”完善监管

中石油销售部门负责人以及公安、环保系统干部建议,环保“风暴”应全面整合环保、工商、税务、征信、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力量,对屡屡突破“环保底线”“偷逃税款”“安全隐患严重”的非法成品油市场进行综合打击,对油品形成全链条监控。

——强化针对“非法成品油”的环保督查力度,对各地范围内的非法成品油生产、销售、消费全面排查,掌握基本情况,层层落实政策,要求地方政府形成“网格化”的气体污染排查力度。

——整合多部门分管的“监控数据”,全面掌控“进口”和“出口”。目前地炼企业、成品油运输车、仓库、国有及民营加油站均有监控摄像头,危险品运输车还有GPS定位追踪,但进行监控、摄像头采集的部门众多,包括安监、消防、公安等,各个部门数据之间无法横向调取。应加快推动“大数据”的横向调取能力,全面监控整条产业链上“进出”的产品,以充分掌握炼油企业的动向。

——规范地炼企业销售行为,从源头制止不开票油品流出,明确地炼企业出油率,高度关注低于正常出油率的企业,将其列为抽查对象。要求地炼企业严格遵守资金单据、销售单据、开票单据、提货单据“四单”匹配原则,做到四个单据名称一致;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成品油消费税新政,规范开票、退税流程。由于地炼企业逃避税收的方式是大幅度降低出油率,建议对地炼企业设置“出油率门槛”,对低于这一门槛的企业加大缉查力度,查清其产品流向,避免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