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分析|美联储“快加息+慢缩表”将延续,反转要等明年下半年(2)

2018-09-27 09:20:13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因素一:适应政策工具的期限分化。在本轮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中,美联储主要通过加息来调整短端利率,通过缩表来调整长端利率。从本质来看,货币政策的正常化,即为政策利率向自然利率靠拢的过程,因此经济走势和自然利率在长短端的不同表现,决定了政策工具的期限分化。

第一,长短端政策工具的走势分化。根据学理,大规模减税等财政刺激会在短期内引致市场预期的“过度敏感”。得益于此,2017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速迅速迈入阶段性高点,驱动短端中性利率和政策利率上行。基于此,2017年一季度,美联储由鸽派加息转入鹰派加息,并在2018年坚持加速加息的立场。但是,在短期“过度敏感”消退后,赤字财政对实体经济和市场预期的长期刺激则相对有限,导致长期中性利率的反弹相对较弱。例如,据美联储工作论文测算[1],2017Q2-Q4期间,长端中性利率(中性的十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提升了0.23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同期美联储加息力度与通胀率增幅的差值(0.66个百分点)。受此影响,缩表计划从落地之初就开启了“慢速模式”,以避免矫枉过正、造成长端利率过度收紧。

第二,长短端政策工具的功能分化。对于央行而言,短端政策利率主要致力于维持经济的短期稳定。而为了弥合长期产出缺口、保持物价和就业的长周期稳定,长端利率的调整更加关注长趋势信号,而非阶段性波动。根据美联储工作论文[1],在滤除阶段性波动后,虽然美国长端中性利率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触底反弹,并支持美联储于2017年10月开启缩表进程,但是其反弹力度较滤除阶段性波动前更为疲弱,绝对水平接近历史底部(详见附图),因此进一步限制了缩表的落地节奏。

因素二:规避货币政策的内外矛盾。具体而言,美国收益率曲线的正常化包括两项目标。目标一,推动收益率曲线总体上移。伴随加息的推进,这一目标通过美联储表内证券的被动到期即可实现。目标二,修复收益率曲线的形状,使其根据经济复苏形势而适度地陡峭化。这需要美联储主动择机卖出部分表内证券,以实现精确塑形。在2017年公布的缩表计划中,美联储在2018年后为自身留出了主动操作的空间。但是,从现实来看,目标一和目标二的落地存在冲突。如果目标一过快实现,就会推动长端利率迅速上扬,压低美联储表内证券的市场价格。在此情况下,一旦美联储需要在市场上主动卖出表内证券以满足目标二,就将被迫承担高额的交易损失。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