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当前的国内外背景下,流动性问题备受关注。近期,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边际上有所调整,这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流动性调整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
记者:2018年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但在边际上有所调整,这是否是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
刘伟: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要兼顾短期增长和长期发展、兼顾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目标。货币政策要积极地维护经济均衡增长。现在来看,经济增长在我们的宏观政策目标控制的区间范围之内。宏观经济的这些指标,虽然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有所下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等有所下滑,但从经济增长的宏观指标来看,这在宏观政策可控的波动范围之内。这从一定角度上说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支持短期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
从长期来说,货币政策还要考虑提高经济质量的目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爆发,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发达经济体长期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带动增长。但这刺激了大量的劣质需求,这样的需求带动的经济增长,长期累积之后就会形成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从中长期来看,货币政策不宜长期偏松来刺激需求,这对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从速度增长向质量转型的变革实际上是不利的。
我国当前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能够支持我国长期转型大趋势的要求。今年以来,央行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明显高于去年。央行用存款准备金、中期借贷便利等工具投放中长期流动性约2.8万亿元,远超去年全年1.76万亿元的总和。从政策层面来说,也有了一个比较多样、灵活的管理流动性的政策工具箱,政策主动性有所提高。
记者:今年央行已经多次操作调整流动性,会不会对去杠杆目标产生一定影响?
刘伟:流动性调整当然是要根据经济增长的需求、根据市场均衡状况的要求来进行。今年以来的中长期流动性投放明显高于去年,总量不少。
当前我们更重视结构性调整,更强调精准,防止大水漫灌。前一段一些人反映市场层面的流动性“偏紧”,这并不是流动性的问题。流动性是央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而大家反映的“偏紧”实际上是商业银行和储户之间的问题,这严格地讲不是流动性的问题,要分开来看。
今年央行多次操作调整流动性,短期来看与去杠杆目标有矛盾,但长期看实际上是一致的。流动性操作和去杠杆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效率。如果短期盲目地用过松的、大水漫灌式的货币政策来刺激,反而不利于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
记者: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流动性调整应注意哪些问题?
刘伟:调整流动性要维护好实现经济增长均衡的要求,就是通货膨胀目标、经济增长目标以及失业率目标等基本的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目标可调控性以及目标之间结构性的均衡性,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货币政策流动性的管理出现混乱,那么增长目标、均衡目标就会受到冲击,长期的改革转型就不具备时间窗口,这就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长期来说,我们要有定力,流动性管理要长期支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不能简单地强调流动性总量的放大,关键是要有利于结构调整,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要精准支持;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本身要提高创新力。这需要实体经济和金融部门共同努力。 (原题为《流动性管理须更具灵活性——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