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首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成功发射幕后:核心产品全自主研制

2018-05-17 16:25:1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据了解,目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民企一般会遵循国企模式,安全性由国家主管部门包括发射场评估,监测飞行距离等测控资源也在国家单位手里掌控,一些外弹道测量、光测、雷测基本上都是国有监控资源。

民企介入优势

近年来,一直担任中国航天“国家队”角色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纷纷面向商业航天市场,丰富了火箭产品型谱,并推出了新的商业服务模式。因此,有声音提出,“国家队”有技术有实力,已经做得很完善了,在航天领域从零起步的民企是否有介入的必要?

对此,李云鹏认为,民企实际上是国家队的有力补充。“民企整个的机制更加灵活,可以更多吸引社会资本,能承担一些商业化程度更高的任务,也可以更加主动得挖掘市场需求。比如X系列市场,以前没有人做,我们作为民企,在这块市场需求这块会更加主动,有利于航天走向大众。很多东西最终繁荣起来,还是商业化的模式比较能刺激发展。”

目前,零壹空间引入的机构股东包括重庆两江航投集团、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正轩投资、春晓资本、联想之星、前海梧桐并购基金、鸿泰基金、招商局创投、前海万得、通江资本等,累计融资近 5 亿元。其中,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成立的智能装备集团;正轩投资是比亚迪联合创始人创立的高科技领域投资机构。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