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Z博士的脑洞|票据大案频发背后:空转的资金催生出大量泡沫(3)

2018-01-31 09:24:39      参与评论()人

更可以想象的是,既然水这么混,利益这么大,漏洞还这么多,完成指标拿到奖金?已经不值一提了。

因此更难以想象的便是,近期的大案,按照官方批评,一是内控管理缺失。案发机构岗位制约机制失衡,印章、合同、账户、营业场所等管理混乱,大额异常交易监测失效;二是合规意识淡薄。一些员工违规参与票据中介或资金掮客的交易,个别人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串通作案,谋取私利;三是严重违规经营。项目投前调查不尽职、投后检查不到位,丧失合规操作的底线。

无非就是里应外合、监守自盗,说白了,这么乱,都能偷,不如自己偷。

银行内部管理混乱带来内部人员的“奋不顾身”,这是第三阶段。

对企业发展和信用的损害

票据造假中显示出的,仿佛是个体的风控意识差、法规意识差、道德意识差,其实是公司治理有了大问题。

从企业方看,用票据造假来掩饰财务窘境,进行财务造假,反而损害了企业发展。

2017年,证监会公告了广东省珠海市博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此前,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也作出了一审判决。起因是早前股改方案中的业绩承诺不达标,通过向其他公司借款1个亿,4次“循环转账”,虚增了3.84亿的业绩承诺补偿款。但怎么掩盖这笔虚增的钱?博元投资一招鲜吃遍天——伪造银行承兑汇票。靠着这一招,把票据的购买、贴现、置换、支付等四个环节融合在一起,在2014年上半年,虚增的利润占实际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13倍!

但忙于财务却疏于管理,公司毕竟还是无法发展的。到了第四年,审计机构也觉得无力回天,出具了一份“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东窗事发,票据欺诈行为性质过于恶劣,以至于上升到追究刑事责任的高度。

从银行看,票据空转作为一种短期行为,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虚增存款,但是却会影响银行的负债结构。一旦流动性状况发生改变,可能损害到银行的流动性。

更重要的是,银行本来是以信用为基础和关键的机构,如此操作风险、道德风险,不仅影响了银行本身的良性运营、持续发展,更损害了银行的市场信用。

有人说,票据案频发是因为没有电子化,技术上有障碍。然而,2016年,河南焦作中旅银行离职员工冒充该行工作人员身份,伪造相关资料及印鉴,在工商银行廊坊分行用假公章开设了同业户,以工行电票接入系统开出30亿,恒丰银行转贴现了部分。事发后,三方银行均表示自己很冤枉。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