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Z博士的脑洞|票据大案频发背后:空转的资金催生出大量泡沫(2)

2018-01-31 09:24:39      参与评论()人

关键是,银行本就是半推半就。

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机制中,指标完成情况与收入紧密挂钩。而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存贷款规模。

对银行而言,发展票据业务可增加保证金存款,是银行增加存款的重要途径。企业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时须先存入保证金,贷款和贴现资金用于银票保证金属于违规行为,但是基层银行为了完成存款任务,资金划到其他银行转一圈再划回来,怎么办?睁只眼闭只眼吧。

由于监管部门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不断加强,银行在发展资产业务时一般会优先发展资本节约型业务。签发银票可以大量减少表外风险资产的规模。同时,票据期限短、流动性强,往往在考核期内可以实现预期利润,同时较少拨备。

银行还可赚取手续费和贴现利息。对于中小金融机构而言,这部分收入是重要利润来源。

可见,票据融资业务既有利息收入又有非利息收入,既有表内业务的特点又有表外业务特点。在银行看来,真是配置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的理想工具啊!

因此,有些银行内控形同虚设,部分银行甚至主动去找有业务来往关系的企业进行贷款,让企业用贷款资金作为保证金签发银行承兑汇票。

张开怀抱,甚至主动出击,同志,你没有办法?没事,我给你找办法!

银行变得越来越很“主动”,这是第二阶段。

票据异化的第三阶段——银行“奋不顾身”

可是,为了这种“收益”,势必要以制度为敌人,以安全为代价。而且,一旦形成这种导向,管理和制度上的漏洞、外部人员和内部人员勾结等,就都成为了“常态”。而一旦这些成为了“常态”,钻空子的人只会越来越多,钻空子的心眼也只会越来越多。

银行为了完成任务配合企业,但是企业何尝不会为获得融资的好处讨好银行?有些企业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不很好,而银行的“帮扶”弹性和空间如此之大,企业为了和银行“搞好关系”,其中可能产生的违规和腐败,可以想象,难以想象。

处于票据业务上游端的银票承兑持续高速增长,有许多持票企业需要将银票向银行机构办理贴现后以货币资金对外支付,民间票据市场因此已形成了完整的流程模式和盈利模式,票据中介盛行其中。票据中介一般通过一家具备贴现、转贴现的一级法人资质的银行为平台进行票据流通买卖。其中可能产生的违规和腐败,可以想象,难以想象。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