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上海临港向深海进军,水下机器人产业迎百亿风口(2)

2018-01-05 09:23:1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临港的扶持政策中力度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支持研发的智能制造专项基金,二是企业落地后享有3年的办公物业补贴政策,三是针对团队人员落地临港的人才政策。”上海临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剑对记者分析道。

在支持智能制造研发方面,上海临港2015年10月发布的《关于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若干配套政策》(下称《配套政策》)提出,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按投资额给予10%~30%扶持,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元;重点支持智能制造技术和标准研发、产业发展和系统集成,给予项目研发投入30%、单个项目最高1000万元支持;鼓励企业智能制造新产品研制,支持装备首台套突破,并给予首台装备销售额不超过30%、最高3000万元支持。

王剑告诉记者,在《配套政策》之前,临港早期的“双特”政策中对研发项目的补贴支持最高达到投资额的50%。“水下机器人企业的早期研发投入比较大,有了这些政策,有些企业一次性就能拿到千万级的地方政府财力专项支持,而且都是无偿支持。这对这些初创企业的帮助是很大的。”

“成长性比较大的企业对办公场地与制造场地有比较大的需求,在这里落地企业还享有3年的办公和研发场地免租金。”沈勤告诉记者,临港的服务团队对海工关注度高,服务热情,“当时还帮我们协调了将近5000平方米的厂房,这样大面积的厂房在市区不好找。”

王剑还补充说,临港提出限价房、人才公寓、人才住房补贴等政策,使得这些企业的人才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留在临港。“现在市区的房价高昂,但临港的限价房只有1万元/平米。”

彭锐对记者表示,根据人才的资质,临港在住房补贴上,每月提供400~1500元的补贴,2018年在这其中还会增加专科类人才。同时,临港这边每年还会有相关技能培训的人才补贴,每个企业都可以去申请。临港还推出创业类、骨干类、技术类的杰出人员的奖励,一次性30万元。

集聚三大海洋主导产业

目前,水下机器人产业在临港已经有一定规模的集聚。

上海临港在海洋产业领域具有独特发展优势。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