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2月,蔡元培在自己就要脱离北大校务的最后一个校庆日发表演讲,说北大而今开始了谋求贯通中西的研究时代。他行将结束历时五年多对北大的整顿,而他所酝酿的学术果实,才刚刚生根发芽。
学者应星将蔡元培对北大的重塑,看做中国新教育场域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在其新作《新教育场域的兴起:1895-1926》中,他审视了30年间教育场域的变迁:科举制度如何被现代学堂所取代、学术社会如何逐渐兴起,并将研究重点落到附着于现代教育制度的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在边缘地带江西的兴起上。
应星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跨越了三段论式的20年。此间,他因《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等前两部著作而声名鹊起。2011年,应星出版《“气”与抗争政治》,将当下中国社会运动的解释资源追溯到传统中国的历史与概念之中。这些著作刻画了应星的学术脉络:呈现现代中国权力的复杂建构,由社会运动体察士气与民风的特殊关联。他向以乡村社会学家示人,研究主题主要聚焦于乡村政治与抗争行动,其方法则是社会学熟稔的案例研究,史料虽然经常出入他的研究视野,但并未作为研究的主体。
《新教育场域的兴起》看似是应星观察中国政治社会变迁的一次转型。书中分析了新式教育及其社会结果的三个案例:1895~1913年湖南的科举废除与学堂兴起,确立起学堂新文化资本的支配关系与学生“反体制冲动”的特殊惯习;1917~1923年蔡元培主政北京大学,试图将大学塑造为一个自由而独立的学术社会;1922~1926年江西南昌二中与南昌一师的共产主义运动,则显示出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学校的兴起,与国民党当时的“联共”政策密不可分。
这本书实际上是论文合集,而不是一部主题鲜明、方法精致的专著,但它也显示出应星学术转型的某些线索,例如在现代中国权力建构主题上,从乡村研究经由新式教育最终转向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研究,而且作为社会学家,应星的研究显示出既站立于实证史学基础上,又试图超越实证史学的社会学旨趣。
从一个个小点出发,去仔细体会小点投射出来的总体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