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意见领袖丨曹凤岐:我眼中的金融体系改革方向

2017-12-05 09:18:0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导视:

党的十九大为新时代下金融建设指明方向

如何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

如何探索符合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

嘉宾:

本期《意见领袖》节目独家专访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 曹凤岐


文字实录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多年成长历程的亲历者,曹凤岐是最早提出在中国建立股票市场、资本市场,推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学者之一。近些年他又开始专注于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的研究。本期《意见领袖》独家专访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深度解读十九大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以及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新动向。

十九大报告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曹凤岐:我们实际上现在直接金融和间接金融的比例是7:3,(银行占)70%多,而且包括这些年来,我们的发展基本是靠银行,而且是靠银行贷款来发展的。银行贷款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杠杆率了,所以银行贷款贷给你就是杠杆了,所以就出现不良资产,好多的一些问题。第二个,中小微企业很难得到贷款,银行满足不了中小企业,尤其是创新、创业的一些中小企业,它们没有资产,在这块没有抵押,这种情况下他们不贷。而直接融资和这不一样,直接融资,尤其是股票融资,股票融资应该说它的好处在什么,它筹集的是自有资本它不增加杠杆,而且它投项目、投实体经济。

那么中国的一级市场这些年总体上的筹资大概是10万亿左右,就是从建立股票市场开始到现在,每年累计大概共计10万亿,但是中国的贷款现在每年10万亿,那么应该是从这个角度,中国的(股票)市场规模不够,我们有些大企业、互联网企业,包括马云开始想在国内上,上不了,没有那么大容量。

所以说我们还差得远,尤其我们现在基本上比较完善了,我们有主板,有中小板,创业板,还有新三板,新三板不算股票,但是股票市场一次筹融资还是可以的,实际上还要发展场外,各地交易平台都应该发展,这样会筹到更多的资,资本市场扩大,我们才能更多利用市场来发展。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具规模,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新三板以及地方股权交易市场均已进入规范发展轨道。股权、债券、金融衍生产品等多种直接融资形式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和创新,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随着十九大报告为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明确方向,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将迈入新阶段。

曹凤岐:中央现在比较明确,利用资本市场,重点的应该是利用两个市场,一个是股票市场,一个是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还包括股权市场,因为新三板还有VC(风险投资),还有股权私募。

中国的债券市场,主要指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不是指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这块我们一直发展不够,为什么不够呢?有很多原因,一个是中国的信用体系不健全,评级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它的信用度不是很高,我们到了刚性兑付兑付不了,所以很多人对债券,除了国债以外,大家对这个不是太信任,所以这块发展不好。还有一个管理体制,谁来管债券?现在当然我们说是证监会来管,但是计划还得由发改委进行批,过去我们都是多头进行管理,多头进行管理很难发行债券的话,要层层去批,也很难做。还有当然债券的种类、品质,现在我们提倡可转换债券,能转成股票的,必须股价上去,股价不上去转不了,所以很多的问题都在这儿,所以说这块我们还不够,还要完善金融体系、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很多问题,我们把债券发展起来。

作为股权市场,现在的问题、短板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说从发股票来看,很多投资者都认为股市下去是因为发新股有关,这是一个完全的误解,查历史,看中国的历史,是不是由于多发新股了,股市下去了,得到的结论是否定的,这一停发对市场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这次证监会坚持了不停发,你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可以放缓节奏,等等,甚至你不放缓也行,每天发一两只,或者一年就发五六百只。

我们主板要求很严,我们有3千万到5千万的净资产,我们看三年业绩,大家不上主板,不上主板可以上中小板,可以上创业板,尤其高新技术企业,但是我们速度很慢,刚才我们提到的VC(风险投资),他们投资退出,实际上他们完全是通过创业板、中小板可以退出,我们现在开辟了这个渠道,但是不够,还是很不够的,他们退出是很困难的,还是非常的困难。

我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到现在才3000多家,这都搞了20多年了,我们才3000多家,远远满足不了需要。所以说我们主张创业板往前看,不要往后看,中小板和主板都要往后看,看你过去的业绩,三年才可以。创业板,是中小企业、高科技企业,三年没有业绩,没有盈利,那你让不让它上?它代表高新技术企业。就这些企业可以上,那为什么可以上呢?你看它未来,创业板是向前看的,不要限制它。当然它不行了,它退市,这就完了,很简单。

近些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断提速,IPO保持常态化发行,同时严格把关质量标准,为市场注入健康活水,股票发行不断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做准备,取得了一定成绩。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曹凤岐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曹凤岐:原来说两年过渡期差不多,但是现在看来很多条件不成熟,为什么要实行注册制,主要的理由是中国目前的审核制、核准制,真正的注册制叫程序性审批,目前中国因为大家都想上市,都放下去了以后,没人管也不行,所以得条件成熟了,什么时候呢?就是说上市以后,它的信息披露和各方面(逐渐完善),投资者不买它的股票,觉得买它股票不能赚钱,这个时候它想上也上不了了,中国为什么一级市场都买呢?一级市场是无风险市场,就是买了一级市场的股票,干赚不赔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价格平衡。

所以我提出来,怎么做?逐渐市场化。什么呢?把审批权原则上下放到交易所,交易所你来审,你看够不够,然后你看了以后,你报给证监会,证监会不是采取一票通过权,而是一票否决权,我用这个时间不看你材料都符合了我批了,而是我看你材料真的还是假的,如果是假的,我马上否决你,这样你就主动了,我主要精力放在监管是不是内幕交易,是不是证券欺诈,是不是操纵市场,我看这个。然后我根据行政处罚,根据法律来出示,这不就完了吗,谁来决定呢?市场决定,投资者决定,企业决定,交易所决定。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监管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是强化金融监管工作的基础和重点。近些年来,我国金融行业发展进入了加速换挡期,金融机构体系愈加多样化,金融产品结构不断丰富,这些都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带来挑战。

曹凤岐: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从90年代以后,就变成一行三会。应该说一行三会对中国的金融监管起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因为一个是央行,另外一个就是说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他们从不同的行业来进行监管,所以对中国金融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发展,实际上这种体制应该有所进步和改进,为什么呢?一个,现在是综合经营,混业经营,包括银行,银行它的业务也不完全是银行了,它底下有保险公司,有证券公司,有基金公司。那么基金实际上有公募有私募,还有股权等等,不完全一样,连保险都进行了投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分业管理就存在一些监管不到位,或者是监管重复的一个问题。

二,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互联网金融一开始就是综合经营,你像阿里巴巴,它的金融全覆盖,阿里小贷,实际上也是类银行的性质。后来它的余额宝,还有支付宝,还有蚂蚁金服,实际上它又发基金了,很多的事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金融监管的协调问题非常重要了。

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强化综合监管,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这是从更高层次,给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给出新的发展方向。

曹凤岐:过去叫部门监管、行业监管,部门监管和行业监管,现在我们已经分不清哪些应该是部门监管,而且哪些银行、保险、证券,已经分不清了,它是一个综合的,或者说一个混业的。因为中国大的一些金融机构基本都是控股公司了,或者是银行型的、保险型的控股公司,或者是纯粹控股公司。

那么怎么监管?这种监管就按功能监管了,另外看企业的行为,所以说功能监管,那你就是说如果是基金,实际上这块应该是证监会在管这一块,你要是证券也是证监会管,信托、银行就是银监会这块管。这样的不是按照部门了,不是按照行业,也不是按照机构,这个是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另外就是行为监管,那就看你的行为是不是规范,对防范风险有没有好处,所以这个也是我们强调从部门监管、行业监管变成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这也是很大的进步。

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正处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什么样的监管体系更加适合目前中国金融的发展现状?通过总结国际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经验,曹凤歧对现代金融监管框架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曹凤岐:我们考察了世界上几十个国家的监管结构的变化,美国现在是大一统,给美联储绝对的权力,原来它只管大银行,后来中小银行也管了,现在证券也管了,但是我对它这种管法表示怀疑,实际上央行管不了那么多,危机为什么出来,次贷危机,然后是全球金融危机,它管不了衍生品。所以说现在已经纳入了,它也管不了,所以说还是要金融创新这一块,应该有人管。另外一个,传统的这种监管,实际上是对银行的监管,它的防范风险主要是金融风险,所以信用风险就是履约风险。但是现在已经发生变化了,现在变化是什么?主要的是市场风险,是交易风险,衍生品交易和其他的交易。

原来这个改革中央打算还是央行大一统恢复,然后把三会合回央行去,后来我们一些人提出来,我说出来了再回去,回不去了,而且中国的情况那么复杂,完全靠央行,原来他们都是从央行分出来的,原来就是一家监管,现在再回去不行。所以我提的方案基本是“双峰管理”,就是说最后是一行一会。一行,重点管银行,管货币,一会,金融监督委员会,证券、保险、信托都管了。

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创新与风险的平衡问题,也是创新监管模式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曹凤岐:必须协调发展、创新、风险的关系,如果说为了监管而监管,那可能就损害发展了,它不能发展了。还有一个,金融创新是肯定存在的,而且创新越来越多,随着高科技的一些发展,包括中国移动支付,这个支付实际变化很大,打破了银行的垄断,过去我们都是靠银行,结算没银行不行。这个变化是一个创新。

那么在创新过程中,风险是很大的,包括互联网,互联网出现P2P、跑路、骗人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出现需要加强监管,也需要规范,我的意思是说,不能因为它出问题就不让它发展,应该针对它的问题进行规范,让它健康发展。

编辑:李燕华
首页上一页...2345 5
关键词:金融意见领袖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