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彭文生:是时候跳出传统经济周期谈“金融周期”了(2)

2017-08-29 14:13:22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参与评论()人

从7月份的数据看,总体宏观数据下滑且低于预期,最显著的是投资增速放缓。另外,近几个月PMI数据高位震荡,在7月份有所回落。对于这是否为趋势性变化,市场有争议。有观点认为这是高温扰动造成的,7月份发电量反弹但工业产出增速下滑,是因为高温在导致用电量上升的同时,还抑制生产活动。要准确判断7月份的工业增加值等数据放缓,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经济内在下行压力引起的,多大程度上是由高温等暂时因素扰动造成的,不容易。

关键还是要看前瞻性指标,怎么看待未来几个月、几个季度的宏观经济走势?通常的逻辑是短期看需求,中长期看供给,因为短期内供给不会发生较大变化。不过,近期的供给侧冲击对短期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个下面再分析。

首先,需求在未来一段时间存在下行压力。总需求包括外部需求、政府需求(财政)和私人部门需求,其中私人部门最容易受到融资条件的影响,而融资条件在近几个月明显偏紧。一方面,作为数量指标的M2增速明显下滑,这是因为虽然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数据尚可,但是银行体系资产端的类信贷资产(例如股权融资)增速明显下滑。另一方面,在价格上,市场利率在近几个月明显上升,同时融资端的利率(例如同业存单发行利率、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等)近几个月也都明显上行。

当考察短期经济增长动能时,由融资的量与价所构成的融资条件是最为可靠的前瞻指标。例如今年前两个季度增长为什么超预期?原因在于去年的信贷(包括影子银行)超预期扩张。总体的信贷扩张、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扩张,必然对经济活动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即使是信贷进入房地产,也会对实体需求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

今年以来加强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带来融资条件紧缩,而这个影响有时滞。从融资条件的数量和价格指标来看,我们判断未来两个季度直至明年上半年,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会逐渐体现出来。因此,如果新周期意味着增长上行的话,即使现阶段处于新周期,那么这个新周期也注定是短暂的。

如果我们看的时间长些,回顾过去10年,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大波动之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处于下行阶段,过去两年有所企稳,因此大家对未来也产生了一些期待。但是,如果我们上面的判断是对的,这次的复苏也是短暂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难道传统的经济周期消失了吗?其实,这几年有不少研究人员注意到GDP增长的波动周期越来越短,幅度也小了,这个现象的另一个说法就是传统的经济周期波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