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读透央行货币报告:”削峰填谷“稳货币 同存纳入MPA落地(5)

2017-08-14 09:04:41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此前,银监会对“同业套利”下重手监管,此次央行也表示:“为了更全面地反映金融机构对同业融资的依赖程度,引导金融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拟于2018年一季度评估时起,将资产规模5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发行的一年以内同业存单纳入MPA同业负债占比指标进行考核。对其他银行继续进行监测,适时再提出适当要求。”

可见,央行对于该项监管的推进仍持有较为审慎的态度。2013年,同业存单被认为是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标志而放量发展,而2017年,同业存单被市场看作了是加速同业链条扩张的“洪水猛兽”。客观而言,市场认为同业存单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同业存单的优势主要包括:弥补了3月-1年期利率结构的空白,有助于Shibor的进一步完善;比同业存款更加标准化,流动性更好,也避免了提前支取风险;发行同业存单是商业银行主动负债的行为,银行可以根据自身要求发行不同规模期限的存单,更加灵活调整银行负债结构等。

“尽管同业存单迅速扩容,并且带来了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上升,但是不能‘因噎废食。”招商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此前对记者表示,存款利率看起来接近全部“市场化”,但是活期存款利率未放开,而国有大行在存款层面的垄断地位无法动摇,导致存款利率真实市场化程度仍有空间。在此背景下,同业存单可以使得中小银行能够与大行在负债层面“公平竞争”,随着同业存单逐渐替代 “一般存款”,商业银行整体负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上升明显。

因此,各方也建议,对于同业存单,监管政策是“既要放,又要收”。其发展方向不应该逆转,不能否认同业存单在平衡中小银行和大行流动性差异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此外也需要将同业存单纳入到同业负债统计口径,并给出比例约束,从总量层面防止单家银行对同业负债的依赖度过高。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首页上一页...234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