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药妆探路商业化:“还有8倍的增长空间”(2)

2017-08-13 20:32:0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以欧莱雅旗下的薇姿为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上显示,只有其润白隔离乳液、清爽防晒喷露等含有美白、防晒功效的产品批号为“特进字”,其他功效产品为“备进字”,与普通进口护肤品批号无异。

另一种说法是,中国流行起来的药妆来自日本。近些年来去日本旅行的中国人往往会去日本当地的药妆店买化妆品,如较为知名的“松本清”(Matsumotokiyoshi)这样的药妆连锁店。但实际上,这些店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药店,除了有一些常用药外,还会有卖化妆品以及其他的生活日常用品。但久而久之,人们会将在这样的连锁店中购买的化妆品称为药妆。

日本花王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公司旗下的品牌没有明确的药妆之分,“虽然有针对敏感肌肤的比如珂润品牌,但我们也没有在对外宣传时说这是药妆。”

欧莱雅中国活性健康化妆品部医学关系与传播总监张中兴认为,市场上目前通俗说的药妆起源于欧美。他此前在德国学习生活时发现,当地人通常有家庭医生,一旦皮肤遇到问题,家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出相对应的药物,同时,医生还会搭配药物给患者配一些药妆来辅助治疗。

张中兴强调,相对于普通的护肤品、彩妆类产品,药妆通常是由医学专业人士——皮肤科医生、儿科医生和其他科类医生共同开发或有他们的背书,所以药妆在对外传播宣传上强调安全性、主打功能性。

无论是郑捷还是张中兴都表示如果是正规企业出产的药妆,那么这些产品当做护肤品来长期使用,不会有副作用。

销售之困

陈旻告诉记者,实际上在欧美国家,药妆化妆品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整个化妆品市场的60%以上,而这一发展势头依旧向好。

但研发、销售药妆并非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的主流发展趋势。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企业仅将这一部分的产品作为多元化的延展,作为企业细分类产品类的一个补充。

国内的一些医药公司诸如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企业也涉足过这一领域。但由于不如化妆品公司熟悉渠道和零售终端,这些尝试并不成功,市面上鲜见这些医药公司开发的产品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