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民谣推手卢中强,用小众好音乐对抗审丑时代(3)

2017-05-30 11:40:13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2000年左右,时任华纳唱片中国区总裁的许晓峰开始关注独立音乐,委托卢中强做一个名为“原创直通车”的案子。事情虽没完成,但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卢中强接触到万晓利、山人乐队、野孩子等大量国内民谣音乐和地下摇滚乐,给他带来极大震撼:“我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好东西,还有人创作这样的音乐,那是完全不一样表达方式,同时它又很高级。”

卢中强想,如果将来有钱了,一定要做这样的音乐。2006年,他创立“十三月”独立音乐厂牌,先后签下苏阳、万晓利、山人乐队、马条、钟立风等七组民谣歌手。

当初并没有人看好这门小众的生意。起初两年,这些音乐人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是“十三月”发的工资。2007年底,他们一年的演出收入加在一起还不到20万。幸好当时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彩铃,颇具眼光地签下了三年郭德纲无线音乐独家版权,卢中强靠着这些额外收入补贴了“十三月”。

这些年,选秀舞台捧红了一首接一首的《董小姐》和《南山南》,民谣逐渐从小众走向了主流,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争议。有乐评人撰文批评部分民谣歌手的自我重复和不够深刻,他们懂得如何包装和营销自己,吸引数以万计的粉丝为演出和数字唱片买单,却没有真正的好作品。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卢中强并不愿意过多评论如今的民谣生态。

“我不知道该怎样说,我只知道‘十三月’的每一个民谣艺术家都是真正优秀的音乐人。没跟‘十三月’签约但我们紧密合作过的音乐家,比如周云蓬、张玮玮,中国民谣标志性的乐队野孩子,都是真正的好民谣。2006年到2011年,我所看到的是民谣在商业上非常惨淡,但音乐是真正的好。”卢中强看到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这个时代的独立歌手比过去更容易生存,“现在(环境)好太多了。最开始的那一两年,民谣唯一的播放平台就是豆瓣。当时豆瓣上是一些叉腰肌很发达的人,他们不消费,但是你做点事儿,他们会评头论足。那时候做事特别艰难。”

“我不认为现在的民谣有问题。”卢中强补充道:“我只觉得可能节奏越来越快,一句歌词就可以成就一个人。我也不认为从那个时代到今天是退步。你今天再看民谣这个生态已经都打通了,比如《成都》,它已经是流行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