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秦朔:没有书生气,会有更文明的中国?(3)

2017-05-15 09:53:1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人民的名义》中多次闪现检察官誓词。各行业的誓词就是标尺,镜子,行动指南。各行业分工不同,但所有誓词的精神是一致的,即现代文明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由以上这些梳理,如果我们把书生气界定为一种知识传承能力、为公共服务的理想和专业的精神与态度,则今天中国的行行业业,不是书生气太多,恰恰是太少。像1957年的黄万里那样,在三门峡工程即将动工时,舌战群儒七天,反复申述水库建成后很快将被泥沙淤积,因为黄河下游河床的造床质为沙土,即使水库放出的是清水,也会将河床中的沙土挟裹而下,因此“圣人出,黄河清”的说法毫无根据……像他这样的读书人,是多了还是少了?当年黄万里上书,说三门峡问题并无高深学问,而1957年三门峡70人会上,除我之外无其他人敢讲真话,“国家养仕多年,这是为什么?”类似这样的“黄万里之问”,今天在许多方面,比如吏治方面,仍可问出许多。

读书人心情舒畅,能充分发挥作用,方为国家民族之福。

书生气代代不绝

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言语无味。”这是书生气。

1923年,20岁的吴国桢从美国格林内尔学院获得经济学硕士后,申请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教务长面试时看到一脸孩子气的他,说:“年轻人,你还没有成熟。”吴国桢答道:“先生,依照年龄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成熟,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他因此言立即被录取。这是书生气。

1929年,在哈佛大学读硕士的贺麟在日记里写:“以后务须随时随地牺牲一切保持自己的内心自由和self-respect(自尊心),要无一时忘掉了以诚接物,更要无一时忘掉了求真理说真理的使命。”这是书生气。

蒋梦麟在怀念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的文章中说,“先生日常性情温和,如冬日之可爱,无疾言厉色。处事接物,恬淡从容,无论遇达官贵人或引车卖浆之流,态度如一。但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发言作文不肯苟同。故先生之中庸,是白刃可蹈之中庸,而非无举刺之中庸。先生平时作文适如其人,平淡冲和。但一遇大事,则奇气立见。”这是书生气。而环顾今天的高校,校长院长,对上对下态度不一样是常态,遇到大事没有主见定见、但求唯上而无过是常态,他们知识很多,但书生气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