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秦朔:没有书生气,会有更文明的中国?(2)

2017-05-15 09:53:1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胡适观点的核心,是把读书和知识的传承联系起来。他说,蜜蜂虽能筑巢,能发明,但传下来就只有这一点知识,没有继续去改革改良,以应付环境,没有做格外进一步的工作。人呢,达不到目的,就再去求进步,而以前人的知识学问和经验作参考。如果每样东西,要各个人从头学起,而不去利用过去的知识,那不是太麻烦了吗?

除了传承知识,读书人还要关注和捍卫超越个人利益之上的社会公共价值。“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衙斋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中国读书人的传统,士的传统。倘若没有这种关切,不维护社会公义,那就不是真正的读书人。南宋时的陆象山曾说,“若其心正、其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其心不正、其事不善,虽多读书有何所用?用之不善,反增罪恶耳!”在他看来,“士大夫儒者视农圃间人不能无愧”,这和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观点——“一个不识字的农民远比神学博士更能认识上帝”——可谓异曲同工。读书人如果丧失天道良心,就会堕落,用王阳明的话,“今世士夫计逐功名,甚于市井刀锥”,“士皆巧文博辞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犹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

看看今天知识界经常冒出的师德沦丧、论文造假、斯文扫地等新闻,真不知道,他们视农圃间人,能无愧乎?

书生气是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

我们还可以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理解书生气。我理解的书生气,是一种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现代社会赖分工而兴,其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亚当·斯密说的,“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在一个政治修明的社会里,造成普及到最下层人民的那种普遍富裕情况的,是各行各业的产量由于分工而大增”。分工带来专业化和效率的提高,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如果各行各业的信用、信任不能建立,交换的效率就会大受影响。这就需要发挥“无形的手”的作用,通过自由交换实现优胜劣汰。而长期来看,优胜者必定是具备更高更好的专业能力的人。日本的大前研一在《专业主义》中强调,专业人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修养、丰富的经验、不断学习的意志、勇于承担授权风险的能力,特别需要“对顾客信守诺言,以顾客为中心的道德观和修养”。他援引“希波克拉底的誓言”以说明,道德操守是专业人士(Professional)必备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