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他们花了15年,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2)

2017-03-24 11:59:2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我们今天所处的情况有这样的特点:考古实物资料爆发式增长,同时,各种科技手段飞速进步。基于国际视野,我们可以在世界几大文明比较的角度来看中华文明。夏鼐、苏秉琦他们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指引性的推想。在他们的基础上,我们通过不断涌现的考古发现,取得新的成果。”王巍这样说道。

探源工程结束并不意味着史前文明演进过程已全然清晰。在考古领域,一个问题的解决往往又会带来更多未解之谜。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分歧依旧不断。“我们的研究是从考古实物出发,并不是用文献去套考古发现的实物。随着考古新资料的增加,我们也随时准备对观点做出修正。”王巍说。

出土于二里头遗址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

陶寺遗址出土陶扁壶,以及扁壶上的图案(上图)

何为“最早的中国”

第一财经:苏秉琦先生当时提出满天星斗说,是很形象地描述了史前文明一个阶段的发展状态,认为中华大地上各个地区都诞生了初始的文明。经过15年来的探索,我们是否在这满天星斗里找到一条清晰的线索,来描述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华文明演进路径?

王巍: 文明的满天星斗当中有亮的,也有不太亮的。这是描述文明诞生之初的状态。早期有辽河的红山文化、安徽的凌家滩文化,再晚一点就有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当时是长江流域率先发光,之后,长江流域与中原此消彼长。距今4300年前后,中原开始闪亮。到了二里头时代,文明就形成“月朗星稀”的状态。总体而言,这是一个由长江流域率先发生,再到黄河中下游崛起动态变化过程。

第一财经:陶寺遗址考古队领队何驽将陶寺称为“最初的中国”,你也曾提到它是“中原文明的起点”。请问,这个遗址的特点在哪儿?

王巍:中原文明的起点可以定在陶寺遗址为代表的陶寺文化。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距今4300年至4000年之间。它是同时期黄河流域最大的城址,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城内按照功能分区。高等级墓葬有独立区域,墓葬情况呈现醒目的社会分化。同时,陶寺遗址发现了铜矿资源、盐矿,采石场,出土了铜铃、齿轮型器等一批铜器。在一个陶扁壶上还出现了“文”的符号。这个符号被认为是属于汉字系统,应为汉字的祖源。在古史文献中,陶寺遗址,我们能够从史书中找到尧的历史,与之对应,史书中记载的“尧都”就处于山西南部。

陶寺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黄河中游地区最早的都城遗址,对周围有相当影响力。这个遗址的情况,也说明当时中原已经进入初期文明阶段。

第一财经:多年来,考古学界对良渚古城的发掘持续了很长时间,认识也尤其丰富。如果说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是最早的古国,另一方面,我们又说中华文明是以中原为中心的、多元一体的文明体系,这其中是否有矛盾?

王巍:良渚是古国,但没有延续下去。真正形成多元一体、以中原为中心的“中国”,还是良渚衰弱以后,龙山文化时期的事情了。良渚文明没有继续它的强大,它在距今4300年前迅速衰弱。此后,中原文明才逐渐崛起,并与此后中国的文明进程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