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他们花了15年,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

2017-03-24 11:59:28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南京博物院藏良渚早期镯式玉琮,1977年吴县张陵山出土,琮上纹饰为目前所见最早兽面纹。

考古现场

上世纪20年代,“古史辨派”将史料文献中有关中国上古史的论断推翻,此前对中国文明起源理所当然的认知成为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后,以1926年考古学家李济在西华阴村展开考古发掘为开端,重建上古史就一直是中国考古学界的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考古学之所以能够在上世纪20年代迅速被中国学者所吸纳,也是出于对这一问题的紧迫关切。此后的90年,随着多处遗址发掘的展开,学者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逐渐深入。

始于1996年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既有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进行研究,遭遇来自海内外学界的各种争议,但2000年11月9日公布的《夏商周年表》,依然成为应用最广、被认为依据最充分的古代历史年表。

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夏代的开端定于公元前2070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则将探索的脚步进一步上溯,试图厘清中华文明进入“王国”阶段前的进程。2016年,正式启动于2002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结项。15年的研究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多年来累积的考古成果如何填补史前历史年表的一个个空白?日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长王巍在上海博物馆做了名为《实证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讲座,并接受了第一财经专访。

对于中华文明这一概念,王巍认为,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化共同体区域当中,某一个区域或者某几个区域相继进入了文明阶段,就可称之为“中华文明”。在“最早的‘中国’,或许就是二里头文化,就是黄河中游那一片区域”之前,中国大地上的文明则被统称为“中华文明”。

国外考古学界普遍采用的文明衡量标准是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也提出了一系列文明的标准,包括农业与手工业的显著发展,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工;显著的阶层分化,高等级手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分配为贵族所控制,埋葬贵族的大型墓葬和专门墓地以及礼乐制度形成;出现了大量建筑和公共社会为主要标准的都邑性城市,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暴力与战争成为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出现了王权管理的区域性政体。

据王巍介绍,15年中,全国范围内近百项考古发掘被纳入工程,其中包括被世界考古论坛选入“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的浙江良渚古城及陕西石峁古城。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区域也从河南西部、山西南部逐渐扩展至整个黄河、长江流域以及西辽河流域。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结束后,一张关于“中华文明演进过程”的年表浮出水面。在新年表中,考古学家将中国大地分为七个区域,包括长江上游、黄河上游、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中游、长江下游以及西辽河流域。距今6000年至3500年前,这七个区域总共出现了近30种文化类型,每一种文化类型都已经得出了相对确切的起止时间。考古学家已经构建出史前文明进入“王国”前在时空分布上的多元形态。

在王巍看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部分成果是,学界已对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中的若干关键节点有了准确把握,并对文明演进的过程做了完整的解释。“多元一体”是这一过程的显著特点之一。已有的考古发现确认,距今4300年左右,冶金术传入中国,暴力与冲突成为社会常态。原本繁荣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陷于停滞,以中原文明为中心的趋势逐渐鲜明。直至距今3800年至3500年,被普遍认为是夏王朝的二里头文化迅速崛起。二里头考古队领队许宏将它称为“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月朗星稀”则是许多考古学家对这一阶段文明状况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