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楼市降温、地市火热,谁在高歌猛进?(5)

2017-07-17 17:38:38    智谷趋势  参与评论()人

不过,在逐渐见顶的房地产市场,不做大就再也没有做大的机会了,而且没有大就没有强,来不及做大的企业或许永远没有做强的机会。那些放弃了继续做大规模、失去了加速奔跑能力的企业,内心决不会暗自庆幸、悠然自得的,反过来,一定会更担心被抛弃。

从客观上看,大房企的“人、钱、地”资源非常丰富。

它们拥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它们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有足够的职业感召力,它们也拥有人以群分的人才聚集力,可以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盟,它们还推出了员工激励计划,比如新城控股,既有冲刺目标奖励计划,也有项目跟投计划,更有员工持股计划,生产关系的改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也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大房企还占有了更多的资金资源。

2013年的时候,我们提出四大分化:“城市分化、板块分化、楼盘分化、企业分化”,第二年就有大银行提出只做百强房企的房贷业务,其他房企“只收不贷”,如果房企进不了百强,就意味着几乎没有可能再从银行拿到资金。

2015年,有基金高管跟我说,他们也只做百强房企的业务了。去年,碰到一位做幕墙玻璃胶的供应商,他说,他们的客户中70%是50强房企,其余的大部分也是排名百强上下的。

所以,最近有一家跌出百强的房企高管跟我说:董事长要求今年要冲刺回百强,不然银行就没有授信了,地产与金融就要说拜拜了。

大房企有钱,当然也更有专业能力抢夺更多、更大、更高价的土地资源,在占据了地价越来越高的一二线城市的同时,还在向中小房企盘踞的三四线城市进军,所到之处,“人、钱、地”资源匮乏的中小房企毫无抵抗能力。

客户已经不信任中小房企,金融机构也都纷纷抛弃了中小房企,地方政府也不再庇护中小房企,一些城市既通过高总价的大宗土地交易挤出了中小房企的竞争可能,也设立了入围标准减少中小房企的投标机会。

中小房企缺地、缺钱、缺人愈演愈烈,未来剩下的房企可能不到两千家,除了独具核心竞争力的“小而美”中小房企,其它的或许只有三条路:求包养——用剩余土地或在建工程与大房企合作,能收回本钱就很好了,利息就不要指望了;投私募——安心做个财务投资者,既可以不用劳神劳力,还可以不用养太多人;走海外——海外市场要么发达、规模不大但收益稳定,要么落后、恰如我们仍然历历在目的熟悉场景,不同的只是陌生的政策法规和政府。

04

房企在加速淘汰,可房企到位资金中的银行贷款增速还在增长,这又意味着什么?

其实,中小房企已经很难拿到银行贷款了。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指引》已经很清晰地指出,即便是有抵押物,如果没有现金流,那也是不能贷款的。中小房企的现金流显然很难满足押品管理要求,因此基本可以判定,开发贷款的逆势增长恰恰是因为大房企的快速扩张,它们用新拓展的土地和新增的在建工程抵押获得开发贷款的逆势增长。

有人困惑地问:大房企业绩高增长能否在下半年持续?一定会。

也许有人觉得按揭贷款新增信贷额度减少,银行也只能收一笔才放一笔,一定会影响房企业绩。此话不错,但是银行只会优先选择大房企放贷,大房企增长的份额恰恰是中小房企失去的市场。

关键词:高歌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