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Z博士的脑洞|怼监管的正确打开方式(2)

2017-06-15 07:30:40    万喆(特约评论员)  参与评论()人

比方说,过度的衍生品。说起来是为了降低风险,所谓资产证券化,经常用复杂数学模型就把一堆垃圾包装成各种看上去光鲜的金融产品,并且层层加码,卖来卖去,造成了金融的系统问题,一发就动了全身,应该鼓励这种有钱我就赚到死,哪管明天就末日的作法吗?

比方说,政府救助。投资银行并不受政府保险保障,但贝尔斯登倒闭,美联储同意借290万美元给摩根大通收购贝尔斯登。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宣布转型为商业银行,以获得美国政府的保险和救助。政府干预会不会助长道德风险?大型金融机构若坚信政府会为了稳定金融系统而伸出援助之手,会不会更无所顾忌地扩大投资风险和提高杠杆率?

比方说,对消费者的信息欺诈。在或明或暗的“忽悠”下,消费者到底能不能搞清楚他们所购买的是什么,以及他们所签署的合同等的意义和意思?不要说那些连行家也难以理清的结构性金融衍生品,单是银行以繁琐名义收取借记卡的手续费,就让人够苦恼了。应该仅仅怪罪消费者智商不在线吗?

再比方,高管薪酬。出现巨大漏洞的时候,国家和普通人承受了巨大损失,许多金融机构面临政府救助的情况下,其高管还在拿着天价薪酬,或者在“金降落伞”的保护下逃之夭夭,继续快乐的生活。这种激励机制真的好吗?

监管可怼之处真不少

监管被怼得浑身冷汗。

美国的金融监管模式被称为“双线多头”,“双线”是指监管中有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两条主线。“多头”是指有多个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机构。

这一模式为金融机构寻求监管套利提供了可能,也正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

由于监管机构众多,权限有重叠,标准有差异,被监管的金融机构当然会“择期良木而栖之”。2000年以后,有200多家银行通过改变注册地,转投监管标准更低的州监管机构。后来在危机中“涉水”很深的摩根大通银行也从美联储转投监管更松的货币监理署监管怀抱。

既然如此,“监管真空”也就顺理成章。引发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CDO、CDS等金融衍生品,金额巨大,却没有相关的监管机构和法规;美国长期资产管理公司LTCM作为1998年国际四大对冲基金之一,到了快破产的时候,才发现没机构对之监管;在危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美国国际集团AIG,利用监管真空,设立对冲基金从事CDO、CDS等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然后让美国政府为了要不要让它倒闭绞尽了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