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科技前沿 > 正文

三星手机败走中国后血战印度 再遭小米等老对手围堵(2)

2019-01-29 13:55:01  中国企业家    参与评论()人

找回侵略性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整体萎缩,还处于功能机向智能手机转型的印度市场成为新的掘金地。

新加坡研究公司Canalys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4000万台,年增长率为23%,超越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印度《经济时报》预测,2019年,印度将成为唯一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而中国市场将面临下降。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和CyberMedia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可能会从2017年的1.34亿部,上涨12%至1.5亿部;2019年,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或将达到1.6亿部。

“三星连续24个季度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对于印度不断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有着深刻的理解。”Tanvi Sharma向《中国企业家》分析,它的优势在于花费数年时间开发的强大的线下分销渠道,目前已覆盖印度三四线城市。

中国玩家的涌入,促使三星的动作开始有了侵略性,J系列和ON系列机型的推出即属此列。

多位受访的印度智能手机从业者认为,三星高配低价这一步是险棋,如果不成功,会整体拉低三星的品牌定位。

据悉,J系列和ON系列本是入门机型,三星对其进行了印度特色的改变,增加了18:9比例屏幕和双摄像头功能,专注于线上市场,与印度知名支付和电子商务网站Paytm合作。Paytm身后站着两大资本,阿里巴巴和软银。

从线下走向线上,也是在中国竞争者的推动下,三星决心作出的改变。

三星的本地化布局很早,线下渠道耕耘很深。穆风告诉《中国企业家》,三星在营销费用上花费很多,据悉还对合作的营销机构投资入股,相比较之下,小米、一加等手机厂商,都是直接与国际化的营销机构合作。

三星先行一步的线下营销市场,遭遇了中国手机厂商OPPO和vivo的挑战。

OPPO和vivo在中国市场的营销能力就不可小觑。当初开拓中国市场渠道,Ov的经销商广铺线下,攻入三四线城市,做到省级代理位置的经销商,在Ov内部几乎是合伙人的地位。

进入印度市场时,Ov主攻线下渠道。为了打开市场,他们曾给当地经销商让利很多,现在局面打开后,Ov想收回让利,经销商就会撂挑子不干了。穆风透露,为了延续中国市场的强势,Ov开始鼓励国内经销商进驻印度,甚至打出了“一省带一邦”的口号,即中国一个省的营销团队,来印度攻克一个邦的市场。

线下市场Ov强势入局;线上市场,三星又面临不走传统路的中国对手。小米、一加、联想等公司进入印度时,先从线上市场入手。

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利用印度不断拓宽的电商渠道,节省分销和营销成本,提供了价格更合理的智能手机。

印度线上市场有两家巨头,Flipkart和亚马逊。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亚马逊中国振作乏力后,亚马逊总部非常重视印度市场。亚马逊印度的负责人长期跟在贝索斯身边,学习经营与管理,然后去开启重要的新业务。

Flipkart创始人是亚马逊出身,以本地化为优势,背后资本方有腾讯、软银的影子。目前Flipkart已被沃尔玛收购,定位类似于中国市场的京东。

印度手机电商90%以上的生意都在这两家平台上,其中小米占了很大部分。穆风透露,电商为了平衡市场,会希望更多的厂商进入,目前正在跟荣耀谈判。

竞争对手从线上电商和线下渠道袭来,三星开始反击。Tanvi Sharma称,三星在中端市场不断推出新功能,比如双后置摄像头、全屏显示等,抓住了部分市场份额。

在“印度双十一”——排灯节期间,三星大力促销,甚至买下了报价近200万美元的广告位,这个广告位被业内称为“铂金位”。

三星的进击初见成效。从几家公司的财报可知,2018财年,三星印度的手机业务营收增长37%至3734.9亿卢比,领先对手小米、OPPO、vivo等中国手机厂商。

三星挽回了印度营收霸主地位,但高成本营销导致利润降低,此战略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