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经频道 > 经济要闻 > 正文

社论:稳定生猪生产需要稳定的长效机制

社论:稳定生猪生产需要稳定的长效机制
2019-09-20 09:01:26 第一财经

因为生猪存栏量大量减少、能繁母猪数量急剧下降、市场猪肉供应量减少,以及市场对将来猪肉供应继续偏紧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近来猪肉价格有所上升。为此,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生猪生产扶持措施,恢复生产保供给。

9月19日,商务部还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开展中央储备肉投放工作,向市场投放中央储备猪肉1万吨,增加猪肉市场供给。相信这些措施的落实,对稳定猪肉价格,使其回到合理空间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恢复生猪生产固然很重要,但要稳定生猪生产、避免大起大落更加重要。要避免可能出现的大起大落,就需要建立一套长期稳定有效的机制。

这次猪肉价格的上浮,原因很多,包括市场周期性因素,也包括非洲猪瘟的影响,同时也包括各方协调因素。

2018年,全国的猪肉总产量大致在5400万吨,今年国内产能可能仅有3600万吨,下降幅度超过1600万吨,这个下降幅度是很大的。不必讳言的是,一些地方打着环保的旗号搞“去畜化”,有的地方甚至提出打造无猪县、无猪乡的目标。其实,对生猪养殖来说,既要保供给又要保环境,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完全可行的。

显然,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不久前,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规范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和管理,坚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禁养规定。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但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大规模的限养禁养显然是一些地方对环保政策的错误理解,使得限养禁养在这些地方得到了“顺利执行”。这不是长效机制,而是短期行为。走过了头,就需要回过头来重新走。现在,一些地方对重新建猪舍进行财政补贴就是付出的代价。

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机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一套有效的预警机制,并使这套预警机制真正尽快起到作用。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