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2016年之前,以对公业务作为重心的平安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一直是短板。2016年,随着平安银行战略方向的调整,零售业务开始成为发力点,截至今年,平安银行基础零售框架基本搭建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零售转型战略接下来的突破口就指向了私人银行。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从平安银行了解到,目前,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已经将AI技术运用于客户经营和日常管理。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私行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运用金融科技的力量挖掘沉淀客户,识别、提升和转化,并且想法设法留住客户。
私行蓝海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银行体系而言,尽管私人银行业务脱胎于零售业务,并通常被看做是零售的升级款,但私人银行与基础零售之间的业务逻辑还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私人银行业务的主基调基本是‘产品+增值服务’,体现在财务报表上的就是中间业务收入。但是,在境外,私人银行在基础框架上不仅具有很高的独立性,而且展业模式也不同。”曾组建过某股份行私行广州中心的广州六脉金服董事长何镓编此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
在他看来,完善的私人银行业务不仅仅是卖产品,而是集合了客户包括股、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全方位投资需求以及直接、间接等在内的融资需求,甚至于超高净值客户最为关注的家族财富传承、子女接班、公司运作等都属于私人银行的服务范畴。
“确实,私行客户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蔡新发说,平安银行正在通过一系列升级不断向真正的私人银行业务模式靠拢。
包括在投资端,一方面要丰富产品货架,针对合格投资者,不仅提供中、低风险的产品,还包括另类投资、PE,甚至挂钩海外市场的产品中高风险产品,以及针对超高净值客户的保险金信托、家族办公室等,另一方面,也将与外部渠道做场景化的结合,打造银行和非银行业的产品生态圈。
“资管新规的出台,极大地改变了银行资管现有的竞争格局,尤其是对于私人银行业务而言,我们判断,这三年内将是中国高净值客群重新选择和分配的时间窗口,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
去年,平安信托财富事业部并入平安银行私人银行后,相关的团队整合徐徐展开。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获悉,平安财富团队和私行团队目前依旧处于“双边管控”的状态,但分工已初步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