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财政收入是经济晴雨表。新中国成立70年间,财政收入从62亿元增至约26万亿元,增长4100多倍;财政支出则从68亿元增至约30万亿元,增长了4400多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折射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的大国,其中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非常重要。
第一财经通过对近70年经济数据梳理发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与经济增长趋同。
“国家财力逐步增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政府有强大财力是政府治理能力的基础。”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说。
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成正比
占GDP比重随改革变化
从历年GDP和财政收入增速看,经济增长越快,财政收入增长越快,反之则越慢。
1950年我国财政收入约62亿元,2018年这一数字(窄口径,仅指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跃升至183352亿元,后者是前者的约2956倍。如果加上2018年政府性基金收入75404亿元,那么2018年财政收入达258756亿元,是1950年财政收入的4173倍。
财政收入走势,折射出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下财税体制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财力分散薄弱,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了“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这反映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维持在较高水平,1960年达到39.3%最高点。
1978年以后,改变了经济管理体制中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财政分配开始“放权让利”,中央与地方“分灶吃饭”。企业和个人在国民经济收入中的分配比重提高,政府收入比重下滑。1978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步下滑,从31.1%下滑至1993年的12.3%。
原标题: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双增长”背后有六大亮点 “双增长”背后有六大亮点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形势解析 【如何看待一季度经济形势】 “今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769亿元
原标题:2万亿元减税降费效应显现 财政收入增速或保持低位增长 财政部近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9919亿元,同比增长3.8%。较今年前4个月5.3%的同比增速进一步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