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科创板跟投制度调研:投行提高承销费可实现风险转嫁(2)

科创板跟投制度调研:投行提高承销费可实现风险转嫁(2)
2019-06-03 09:29:01 第一财经

理论上看,保荐机构需要拿出真金白银来投资。一方面,投行肯定会更加认真筛选企业,更加严格把握上市质量;另一方面,为了降低跟投成本及未来股价下跌带来的风险,投行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抬高IPO定价的意愿。理论上,保荐机构会更加注重定价的合理性。

但实际上,跟投对投行的约束,可能并不存在。有了跟投制度后,很可能“推动”发行价更大幅度提升。

一位资深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投行接手一个IPO项目,一般而言,如果是大型优质项目,承销费率一般较低;如果是小型高风险项目,那就定较高的承销费率。跟投,对投行来说意味着两重成本。首先,是投资需要付出的资金成本,其次,是股票在24个月锁定期满后下跌,给未来的退出带来损失风险。

结合上述两个现实,跟投之后投行怎么收费“最划算”?

他告诉记者,对于大型优质项目,未来退出时股票下跌风险低,反而有较大盈利空间,投行跟投成本较低。关键是小型高风险项目,未来退出时股票下跌风险高,可能会带来较大亏损,投行不想跟投却还必须跟投的话,就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承销费率来对冲这种风险。

另一位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结合调研和模型推演可以看到,在投行与发行人没有合谋的情况下,强势投行只需要提升承销费率,就可以将跟投成本完全转嫁给发行人。

在投行与发行人有合谋的情况下,发行人有抬高发行价的诉求,投行有推动抬高发行价、提高承销费用收入的诉求,两者利益一致,都有推高发行定价的动力。当然,过度抬高发行价会受到市场的约束,但小幅提高发行价,就存在将跟投成本从投行和发行人完全转嫁给市场和投资者的可能。

在询价过程中,无论是配售对象还是询价机构,都处于信息劣势。举例而言,投行往往会事先询问配售对象的报价意向来作为定价参考,这就导致投行处于信息优势方,而配售对象则处于劣势方。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