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这意味着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顶层规划将很快出台。
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人口分布、城市结构以及各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情况是怎样的呢?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了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区人口等数据后发现,从城市规模来看,目前长三角有1个超大城市、2个特大城市和3个I型大城市。此外,截至2018年,长三角有7个城市的人口净流入超过了100万大关,主要分布在苏南和杭州湾沿岸。
常住人口差异大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包括上海,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个城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到1.54亿人。
在这26个城市中,各市的常住人口差别较大,其中上海、苏州和杭州位居前三,2018年的常住人口分别为2423.78万人、1072万人和980.6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2015~2018年,杭州年新增常住人口分别为12.6万人、17万人、28万人和33.8万人,照这一态势,2019年杭州常住人口也有望突破千万大关。
南京、宁波和合肥分列常住人口第四到六位,均属于800万梯队。从目前来看,上述6个城市包含了1个直辖市(上海)、3个省会城市(杭州、南京、合肥)、1个计划单列市(宁波)以及全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地级市(苏州)。
抓住城市群,就抓住了中国经济的重心。 3月18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北京发布《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报告发现,所有城市群占全国经济份额的比重都得到提升,反映出经济活动向城市群集中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