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是调研过程中银行提到的频率较高的问题之一。小微企业可抵押资产少,银行要加大信用和保证贷款发放力度,需要获取对称的信息。
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数据获取效果显著。记者了解到,多地已由政府主导成立信息共享平台,囊括了水电、纳税情况等多方信息,但银行想要的并不仅仅是这些。
王兰凤表示,目前来讲,政府对银行的支持配合力度很大。但信息不仅是政府方面的数据,同时企业也要上传自身经营数据,这样银行才能把企业提供的数据与政府掌握的数据做校验。
金华银保监分局党委委员徐佶对记者表示,打通民企融资最后一公里,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银行内部责任追究要科学,二是民企财务不规范给银行尽调带来难度。
“最后一公里就是钱要到企业去。民营企业没有形成股份制公司治理机制,财务不规范、公私不分、报表不真实,银行很难调查真实性。”徐佶称。
除此之外,银行的另一个难点在于小微民企存在逃废债现象,银行成了弱势群体。“小微企业贷款资金用途一定要按照合同用途执行,前些年在操作上存在没有把控用途的案例、银行员工内外勾结的道德风险现象以及有些企业恶意逃废债的现象也比较严重。”某银行人士表示。
也有中小银行称,由于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单一,该行主要以自主清收为主,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