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左手技术便利右手隐私危机 业界陷数据安全困局(2)

2019-05-13 09:35:22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国内方面,今年4月,哔哩哔哩弹幕网(简称“B站”)遭遇代码外泄,其后台工程代码被上传至开源项目平台GitHub上,随之暴露该网站在“节奏风暴抽奖活动”中“注水”抽奖成功率等问题。此外,Amazon智能音箱发生重大监听事故,超千条用户录音泄露;万豪集团数据漏洞致使5亿喜达屋客户受影响…数据安全事件的频繁爆发引发业界担忧,大数据时代,企业如何平衡个人信息保护和产业发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个人数据商业化利用的链条中,数据开发者希望通过基于个人数据占据不可替代的优势地位,关于个人数据的获取与有效流转,也随之成为个人信息保护和商业化利用面临的问题。“应当看到新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都带来一系列挑战,重大数据泄露事件不断发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困扰。”张苏军表示。

行业初期

具体数据方面,张苏军称,目前个人数据泄露已达55.3亿,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人都有4条相关的个人数据泄露。

国内,自四部门启动APP专项治理以来,截至4月16日,举报信息超过3480条,涉及1300余款App。其中31%的App在申请打开收集个人信息相关权限时,未明确告知用户;20%的App收集与业务功能无关的个人信息。

具体落地上,维护消费者信息安全并非某个单一平台或机构所能执行的,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投诉部主任张德志表示,人工智能时代,消费者自身的个人信息保护存在一定的困境。面对数据泄露或者权益受损的情况,消费者大多存在无奈、漠视的态度。保护消费者的数据安全,还得依靠企业、行业等多方力量。

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在京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 宣布从今年1月至12月,将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自5月5日起,《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对App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和细分。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