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收集用户隐私和数据 App滥用隐私并非危言耸听

2019-02-12 11:46:19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一场全球范围的互联网用户隐私和数据保护运动方兴未艾。在中国,1月25日,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决定,2019年全年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在海外,德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展开了对Facebook滥用用户隐私和数据的调查,要求这家社交巨头停止一定范围的收集和使用行为。

实际上,由于隐私保护并无太多先例可循,在全球范围也是法规、判令摸索着前进,不仅监管部门和企业平台不断博弈,由于竞争因素的存在,企业之间也存在各类针对隐私保护的不同意见。

比如,相对于安卓系统,苹果系统向来以规则严苛闻名,不久前,Facebook的iOS企业开发者证书被苹果吊销。这意味着,Facebook将不能再使用苹果的Research应用程序来收集消费者的数据。

微软则是更激进的监管响应者,尤其对于人脸识别引发的生物信息使用,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大声疾呼:采取这种人脸识别的概念,现在它太可怕了。作为老牌软件公司,微软正在进行游说,支持其所在的华盛顿州的首部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监管的法案。与之相比,同在西雅图的亚马逊态度暧昧许多。

这样一场全球范围的隐私保护运动,是技术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相较于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引入,将用户隐私和数据保护带进了新且复杂的应对环境。

一方面,App成为主流的信息媒介,每个公司甚至个人开发者可以直接面对用户,收集用户隐私和数据,但用户并不具备甄别善恶的能力。

此前不久,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和DCCI的报告显示,所有的安卓App都会收集用户信息,有些甚至多达20余项内容,包含真实姓名、账户、年龄、位置、喜好等私密内容。比如,50%的App申请读取联系人权限;90%左右App试图读取读写存储设备和获取应用列表权限;投资理财类App是获取手机隐私权限最多的App。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