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介入,将一些更高级别的个人身份标识变得不再神秘。比如人脸、虹膜、指纹、步态等生物识别技术,收集的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生物标识。如果这些数据被不法分子利用,危害性将远远超过那些图文化的账户密码、身份证号等身份标识。
而在技术纵深的角度,普通用户防御黑产越来越难,面对高深的人工智能,更是无可奈何——密码被盗可以修改,人脸、指纹信息被盗能怎么办?
苹果手机刚刚推出人脸解锁功能时,网络上盛传各种段子:趁着老公熟睡,解锁电子钱包“买买买”。这是普通用户的玩笑话,但在黑产分子手里,一切皆有可能,不然也不会成为2017年央视3·15晚会的破解试验。
与黑产的斗争长期而激烈,而对于企业和平台而言,规范化的监管和自律迫在眉睫。出于商业考虑,企业往往会超前获取用户信息,这也是很多App随意收集用户隐私和数据的原因,它们未必有心做坏事,但收集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公平、平等和透明的事情,用户有权知道的,就是企业应该做到的。否则,等到用户信息泄露,企业把责任推给黑产,换不到用户的同情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