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补充、相互强化(2)

2019-04-29 09:32:3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适应形势变化,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逐步转型

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努力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一方面,不断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机制。另一方面,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安排,加强流动性管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人民银行建立了以银行体系流动性和市场重要情况监测分析为重点的流动性预测管理体系,注重提高操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灵活切换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和节奏,“削峰填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开展每日常态化操作并丰富操作品种,优化市场资金供求期限结构。同时,积极创新公开市场工具。根据不同阶段流动性形势和金融市场发展情况,不断优化操作工具组合,合理安排工具品种、规模和期限结构,较好地满足了不同时期的操作要求,操作的前瞻性、灵活性和准确性不断提高。

勇于开拓创新,稳步推进金融改革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以来,随着各项基础条件的不断成熟,中国放开利率管制的步伐有所加快,2013年7月和2015年10月分别放开了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至此,我国利率管制基本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关键进展。同时,人民银行不断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培育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健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积极推进存单市场有序发展。

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银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于2005年7月21日发布公告,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其后,人民银行又多次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近两年来,随着深化改革时机的逐渐成熟,人民银行进一步强化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汇率形成机制。2015年8月11日,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要求报价行以前一日汇率收盘价为基础报出当日汇率中间价;2016年2月,人民银行明确了“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