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独家专访 | 高盛:继续加码中国新经济,科创板是新起点(3)

2019-04-29 09:31:4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蔡卫则对记者具体解释了海外的询价、定价过程。他称,“当投行为目标公司准备材料(财务预测、公司定位等)后,海外有一个‘试水机制’,即投行要带着公司高管见一些有影响力的投资人,投资人对公司进行表态,这时投行就会对估值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区间。同时,分析员也将与众多机构投资人进行沟通,以中间财务顾问与投资人进行沟通的模式(而非公司直接与投资人沟通),有助于投资人给出客观的定价,过程较为透明。”

“路演过程中,企业可能要见一百多号投资人,随后销售人员也将跟进,与投资人进行沟通。经历了几个月的交流,投行会在最初估值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寻找那个合理的定价点位,持续收窄估值范围,进而找到合理定价。”蔡卫表示,投行在这一过程中便可以感知市场的需求情况,最终基于此来决定如何分配,在供需之间找到平衡点。

一直以来,中国的IPO股票被市场认为是“稀缺资源”,这使得一级市场的申购异常踊跃。中国IPO市场的短期溢价水平远高于其他市场,几乎极少有股票上市后短期交易价格会下跌到发行价格以下,“托市机制”似乎难有用武之地。而在市场化定价发行的科创板上,该机制或将起到作用。

至于发行后的分配,蔡卫称:“这在美国完全由公司和投行决定,加之欧美市场散户比例较低。但在香港对散户的配售比例设定了一定限制,科创板更接近于香港模式。”

科创板相关办法提及,在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下发行比例应当安排不低于本次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50%优先向公募产品(包括为满足不符合科创板投资者适当性要求的投资者投资需求而设立的公募产品)、社保基金、养老金等。

不同于欧美市场,上交所明确了保荐机构相关子公司跟投制度,即使用自有资金承诺认购的规模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5%的股票,具体比例根据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规模分档确定。明确跟投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期限长于除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外的其他发行前股东所持股份。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