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4月10日,银保监会网站公布了一批行政处罚书。其中,天津银保监局对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行开出130万元大额罚单,这已是平安银行本月收到的第三张罚单。
决定书显示,平安银行天津分行存在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未执行受托支付、员工大额消费贷款管控不到位、部分信贷资金被挪用的违法违规事实。其中,马健、王永健在平安银行天津分行员工大额消费贷款管控不到位违规行为中负有直接责任。天津银保监局依据相关条例对平安银行天津分行罚款人民币合计130万元。
本月平安银行收到的另外两张罚单分别是:4月4日公布的大连银保监局对平安银行大连分行的罚单和青岛银保监局对平安银行青岛分行开出的罚单。从被罚案由来看,前者是因为集团客户授信统一管理不到位,形成实质性信用风险,被罚50万元;后者则是由于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信贷资金被挪用、贷前调查不尽职,被罚90万元。
三张罚单中,除了大连分行外,青岛分行和天津分行被作出处罚的时间均为3月份,且两张罚单均提到了信贷资金被挪用。另外,除平安银行外,3月还有多家银行因信贷违规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被罚。
事实上,今年以来,在股市行情回暖的背景下,监管加强了对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的监管力度。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一季度,各级银保监机构共披露1021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近2.5亿元,其中,信贷业务占比超过四成。
作为银行传统业务,信贷资金流向向来是监管重心。有分析称,在当前环境下,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等领域是监管严查对象。早在2009年6月根据《银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第一条规定,“要深入细致地做好贷后检查,坚决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领域”。
3月7日,银保监会台州监管分局公布罚单,对2家银行贷款用途管控不严的违规行为给予处罚。 处罚信息显示,路桥农商银行和宁波银行台州分行对贷款用途管控不严,导致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
突破10.75万亿元的火爆认购,超过1400倍的网下申购——平安银行1月21日完成发行的可转债,骤然带动一度转向冷清的银行可转债市场,完成冰与火的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