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千里归途 | 传承与发展:舌尖上的“香”愁

2019-03-21 09:33:20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编者按: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振兴上升到中央战略层面。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令青山绿水间焕发勃勃生机。第一财经携手碧桂园,在全国多地乡村走访,记录下那些返乡创业的人。他们的归来,令乡村繁华再现。

千里归途 | 传承与发展:舌尖上的“香”愁

湖南东北,汨罗江蜿蜒而过,次第穿越平江、汨罗,而后注入洞庭湖。江岸乡民们临水而居,相似的文化与民俗将他们连在一起,往来频繁。

汨罗江上有很多座桥,两岸人家常来常往,互通商贸。长乐镇人熊湘和的甜酒作坊坐落在汨罗江边,过了桥就能看见店面的招牌。傍晚时分,有人上门买酒,“今天卖完了。”熊湘和笑着摆摆手。

甜酒是岳阳、汨罗一带人们四季三餐必备的美食,也称之为酒酿。俗语有云:“看起来像米,盛起来像饭,喝起来像酒。”甜酒冲蛋、甜酒煮汤圆、甜酒配油条……本地人能轻松讲出甜酒的一百种吃法。

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湘菜素以辛辣、重口著称,甜酒难得以余韵定输赢。64岁的熊湘和是甜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当地甜酒古法酿造的头号人物。他身材敦实,平日里戴一顶毛毡帽,遮住半张脸,一副隐于市井的高人派头。镇上只要是做甜酒的、喝甜酒的都得仰仗他祖传的手艺,尊称他一声“熊爹”。

熊爹的老朋友袁先斌是土生土长的长乐人,甜酒早已融进了生活,成为他戒不掉的习惯。甜酒之于他,不仅仅是一道美食。

2006年,袁先斌从安防产业转行做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在平江县创立了誉湘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历经连年亏损,加入甜酒生产线之后,生意渐渐有了起色。他聘请熊湘和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厂里量产的甜酒,延续古法酿造的纯正口味,销路渐广,订单激增。

千里归途 | 传承与发展:舌尖上的“香”愁

“长饮此酒,乐而忘忧。”袁先斌逢人便不遗余力地推荐,把家乡特色推广到全国各地,让异乡游子和天下食客尝到这道醉人美食的愿望,支撑着他奋斗了好些年。2014年,在他的大力推进下,长乐甜酒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意兴旺了,带动平江农副产品的产值连年提升。去年,平江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其中也有袁先斌的一份功劳。

第一财经记者去年年末前往平江县探访扶贫攻坚现况时,在誉湘厂区见到了袁先斌。聊到深圳展销会上的热闹情形,他颇为骄傲:“从平江、汨罗、岳阳到长沙,北上广深,全世界的人都为我们的甜酒点赞。因为这就是好东西。”

一碗甜酒,连接着过去与今天,古代与现代,贫瘠与富庶,故乡和远方。家乡滋味是游子最深的惦念,古老村镇的生机,就藏在这酒香之中。

平江的米酒醉人,辣酱爽口开胃。在食品加工产业的带动下,众多贫苦户收入增加,摆脱了贫困。

古法酿造,“心要清净”

余光中曾慨叹“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感怀屈原之于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居住在汨罗一带的人对先人与传统有着无可比拟的尊崇,讲起屈原的典故和传统习俗,熊湘和与袁先斌能连续讲上一个钟头,聊起流传千年的饮食文化,更是收不住话头:“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财富,后人根本无法想象。”

起源于北宋年间的甜酒,是当地最寻常的美味,其诞生与“孝道”有关。传说孝子陈玉昆伺候病中母亲,偶然间将曲花撒进糯米饭,两宿过后发酵成了甜酒,食欲不振的母亲连喝两碗,身体也渐渐康复。陈玉昆遂在长乐照壁巷做起了甜酒生意,门庭若市,自此甜酒融入当地文明,流传至今。

千里归途 | 传承与发展:舌尖上的“香”愁

熊湘和与袁先斌对甜酒的记忆,与祖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那么富足的日子里,食物维系着家庭与亲情。袁先斌记得,儿时家家户户做甜酒,母亲用家里特制的酒曲和米饭做甜酒给他喝,每天放学回家,“老远就能闻到甜酒香味。”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