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不仅成为企业和公关的不眠夜,也对涉及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提出了快速反应、一线监管的高要求。
医疗垃圾、辣条、智能骚扰电话……3月15日,央视3.15晚会上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互联网消费等领域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的十大类问题进行了曝光。其中,智能骚扰电话、家电售后陷阱、电子烟和网贷无底洞等四类问题涉及个别深市上市公司。
涉事其中的多家上市公司紧急进行澄清或回应,有的公司纯属“躺枪”,有的是投资参股的公司被曝光。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质疑,作为上市公司也面临交易所的火线问询。
3月16日-17日,深交所已向蓝色光标(300058.SZ)、麦达数字(002137.SZ)和亿纬锂能(300014.SZ)发出问询函,督促公司及时、准确向投资者释疑。截至发稿,蓝色光标和亿纬锂能已在17日晚间回复问询。
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深交所将持续密切关注舆情及媒体报道,视情况要求公司披露澄清公告或进展公告,充分揭示风险。
蓝色光标被交易所问询
一个智能电话可以拨打5000多个骚扰电话,甚至有公司一年拨打了40多亿个骚扰电话。央视3.15晚会曝光售楼处等地方通过机器人拨打骚扰电话,揭开了这一灰色高科技产业链。
据统计,蓝色光标(300058.SZ)、科大讯飞(002230.SZ)、爱尔眼科(300015.SZ)、汤臣倍健(300146.SZ)、电广传媒(000917.SZ)和麦达数字(002137.SZ)等上市公司与曝光的智能骚扰电话公司直接或间接相关。
其中,被点名的新三板挂牌公司璧合科技涉嫌使用“探针盒子”获取用户信息。启信宝数据显示,蓝色光标为璧合科技第三大股东,持股19.79%;科大讯飞则作为第五大股东持股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