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北京时间3月1日上午6时左右,MSCI宣布在2019年底前将分三步将A股纳入因子从5%增加到20%(此前MSCI提议分两步完成纳入),中国中盘A股(包括符合条件的创业板股票)也获纳入,预计当A股未来被100%纳入时,被动资金流入量将总计达到约800亿美元。
随着纳入因子不断提升,外资机构对于A股市场的准入性、衍生品等风险管理工具的可获得性以及交易机制等问题无疑将提出更高要求。那么在未来几年要争取这剩余的80%纳入因子,中国A股还应该做出何种努力?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了MSCI亚太研究部主管谢征傧(Chin Ping Chia)。他本人在近几来也始终积极地与中国证监会、几大交易所、海外投资机构等相关方面就纳入A股事宜进行问询、沟通和协调。他表示,去年年中基于互联互通机制下初步纳入A股后,国际投资者反馈积极,离岸人民币市场流动性、停牌机制等核心问题都出现明显改善,因此使得扩大纳入因子至20%成为可能。
谢征傧
谢征傧表示,如果要在未来几年进一步争取剩余的80%,关键在于要使得一些机制和做法上更加与国际标准接轨,四大关键分别是:提升外资机构对于对冲、衍生工具的可获得性,满足风控需求;使中国境内较短的股票资金交割周期(T+0)与国际接轨(T+2);逐步向使用综合交易账户机制(Omnibus trading mechanism)过渡;化解互联互通机制下的假期风险问题。
风险管理工具重要性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MSCI是国际上最为重要的指数提供商,但其实MSCI在股票投资组合风险管理上也在业界领先,海外及中国境内众多机构投资者都广泛使用MSCI的Barra风险模型来对投资组合进行风险分析、优化组合表现。去年,MSCI 投资组合分析部门也推出了新股票模型CNLT&CNTR,旨在更好地反映出中国境内市场独特的风险风格、助力A股投资。
9月26日,全球第一大指数公司MSCI宣布,有望在明年的审议通过后,将中国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从5%增加到20%,幅度提升之大超出市场预期。此外,MSCI将考虑在2020年5月将中盘A股纳入
随着MSCI将于3月1日公布是否扩大A股纳入因子决定的临近,日前,第一财经记者从部分大型外资机构处了解到,其于2月中旬前已回复了MSCI的征询意见,表示支持扩大纳入A股的决定
中国A股在MSCI全球指数中的纳入因子会提高至20%? 有可能。 中国监管层正在推进资本市场新一轮双向开放,将更多长期资金引入A股
2月27日晚间,第一财经记者收到MSCI的邮件确认,MSCI将于北京时间2019年3月1日上午5~6点公布是否扩大A股纳入的咨询结果,此后将进行媒体电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