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速人员流动
打造国际科创中心,能否汇集全球人才和培养人才至关重要。而随着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一项项便利措施也随之推出,人员流动明显提速。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2月20日在立法会回答多名议员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质询时表示,目前已有10万名在内地居住的港人申请居住证,在他们的居住地享有各方面的便利。
她表示,特区政府定会积极跟进方便粤港澳三地居民往来的措施,当中较多人关注的银行开户以方便支付,以及税务问题等工作都已经展开,最终目的是达至大湾区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畅顺。
在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历史机遇下,香港和澳门的青年人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当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形成后,跨境就业将会是大湾区的常态。
林少春在2月28日的发布会上透露,自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这三个地方设立了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来,港澳青年创业团队已经达到了360多个,涉及互联网、金融、科技、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从业、就业人员接近4000人,成效是非常显著的。
林少春表示,下一步,广东将从省政府层面建立一个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基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打造12个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广东省支持创业就业的相关支持政策,对港澳青年在湾区内的创业全覆盖。我们将会进一步研究港澳青年在内地就业、创新创业涉及到的居住、医疗保障、税务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