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带量采购”落地感冒:有药品断供三个月,也有患者拒低价药(3)

2019-02-01 09:18:06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上海的带量采购规则下,由上级单位下达任务,各级医院执行,成为惯有模式。

医生群体并非“症结”所在

药品大幅降价,临床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选择余地缩小了,他们的反馈又是如何?

“带量采购主要是药械科来管理,我们医生只负责根据患者需求进行临床用药。”天佑医院内分泌科医生王坤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尽管瑞舒伐他汀钙片断货,但是也可以用阿托伐他汀代替,其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一样的。”

王坤伟也表示,针对同一个病症,临床可替代药的余地还是很大的;比如格列美脲片的降糖效果强,特别适宜对心脏病患者使用;格列喹酮会弱一点,但其对肾功能会有影响。“医生应本着救死扶伤的本心,为百姓解决病痛问题。带量采购,对医生来说,只是可优先选择药物的余地比以前小了,其他没有影响,而对老百姓来说则是以前是进口的,现在更多换成了国产的。”他补充说。

由此,带量采购并不会直接影响医生开具处方,但降价药品所产生的问题却持续不断。

令医生稍感无奈的是来自部分患者的质疑。记者了解到,由于普陀区人民医院在带量采购的药品供给上只留有一个品规,因此,在每个阶段,院方需先将规定的带量采购量用完,才能在系统中采用非带量采购范畴的其他进口药。

“药品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使用。”黄东平认为,“尤其是,大多数患者在被告知之前一直使用的药被替换了,都会不太理解;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有的患者从生理上已经适应了前期某种药物的使用,突然换了一种新药,还需要新的时间去调整。这还不包括由此会引起的病情耽误、时间成本等。”

带量采购,从某种程度上“阻隔”了医生与患者间的固有联系。“医生有自己的用药习惯,而从医学专业角度,我们也更懂得如何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对症下药’。黄东平说。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