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2A、2A+才能“入池”的中国,标普评级能适应吗?(2)

2019-01-29 17:48:17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此次获准进入中国市场,是与中国监管机构进行的持续深入沟通的最新进展,”标普全球评级总裁John Berisford表示,“现有跨境发行人客户对我们新的中国境内评级业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在初始阶段,我们将与这些发行人密切合作,为他们在中国境内发行债券提供评级。”

标普方面也表示,更多有关标普信评开业运营的细节将适时公布。标普全球评级亦将于2019年2月7日召开的2018年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提供进一步信息。

机遇大于挑战

相比早前“狼来了”或外资难以适应中国环境的言论,如今,外资评级机构参与中国债市更多被认为是助力中国债市国际化、提升评级标准的关键。

在海外市场,例如标普的评级为3A~D,只有两家美国非金融企业(微软和强生)获得最高评级,即使是美国政府也只获得了2A+的评级,而超过半数的美国企业和市政府都只有投机级或垃圾级,即2B+甚至更低。相较而言,在中国这个11万亿美元体量的债市中,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近乎17%的债券是3A级,而近76%的债券是2A级。

因此,国内某评级公司分析师对记者称:“3A债券一直很多,有政府背景的主体或银行基本都是3A,并且银行等主力投资者一般只买AA+和AAA债券,所以评不到这个级别,发行方就不会来找你评级,评级公司也没生意做了。”这也是各界对于外资评级机构未来在华前景的主要担忧。

但事实上,这种看法缺乏前瞻性。在中国债市国际化的进程中,外资评级机构未来无疑将发挥重要作用。瑞银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布里斯科(Hayden Briscoe)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截至2018年10月末,以人民币计算,彭博巴克莱中国综合指数回报率超过7.11%。中国债券纳入该指数后在全球债市中的占比约6%,预计带动约2500亿美元流入中国债市。但目前外资机构对于中国信用债的配置仍然很少,随着外资评级机构进入中国内地市场,预计中国信用债市场也将迎来更多资金流入。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