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有观点认为,二级市场的估值对商誉减值风险有了一定的反映,但如果上市公司一次性大规模减值商誉,市场可能并没有对此完全预期。因此,通过商誉减值这样的会计手法变化,可能会对上市公司短期业绩造成巨大冲击。但事实上,更有观点认为,若将会计准则变为摊销,其结果不但会影响高商誉上市公司盈利,还可能影响其长期估值,并抑制上市公司并购热情。
对此,梁伟坚对记者表示,究竟是采取商誉减值还是商誉摊销,并没有必然的对错好坏之分,美国的会计准则也是根据时代的特点所定,而中国当前的会计准则仍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全面持续趋同。
“中国资本市场存在顺周期特点,市场好的时候减值少,但市场转差时减值就可能大幅上升,这就使得一次性减值的做法看似弊大于利,”他称,中国企业通常习惯将本应在收购日新识别出的无形资产也纳入商誉之中,“例如,机构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习惯于被归为商誉,因为其很难明确定价,因此归为商誉在操作上更为便利,这也使得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商誉偏高。”
他也建议,鉴于A股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当前中国更适宜顺应国际会计准则,这更易于国际投资者理解。
回望2018年的A股新股发行情况,不管IPO数量还是融资金额均较2017年大幅回落,进入到2019年这种趋势是延续还是有望逆转?即将推出的科创板或将成为新股市场的一大变量
“2018年证监会出台一系列对新股发行审核的责权新规,A股首发申请审核更为严格,另外受到经济下行、市场波动和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2018年A股IPO的数量较2017年大幅回落
在科创板争取今年上半年“见到成效”的预期下,各界的期待之心愈发强烈。在科创板揭开神秘面纱之前,从近两个多月来各方寻迹或筹备的图景中或许可以对科创板有所认识和“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