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去年过会率仅60%,2019年IPO回暖可期(3)

2019-01-02 09:58:33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马太效应加剧

IPO“堰塞湖”的解决,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企业主动撤回,新报企业减少。这对券商的投行业务必定有一些影响。

尤其从2018年券商承销情况来看,马太效应已经愈发明显。

早在2018年9月就有一名大型券商的投行业务负责人表示,大券商手里的项目无论从质量还是体量方面,都要优于中小券商的项目。

在他看来,目前在国内,券商的IPO业务面对的是强监管,在此环境下,券商的中台和后台直接决定了券商收割产品的质量,“建立强大的中后台对于小券商来说,成本过于沉重。所以就直接导致了大券商在项目质量要求上越来越高,项目质量高,通过率也就更高,优质的企业也更愿意把项目交给大券商,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2017年,证监会出台的关于券商内控的指引,其中对于中后台的内核和风控的人员比例和薪酬都有具体要求,但是小券商很多都无法满足。”

前述非银分析师称,大小投行业务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主要系大券商在优质项目储备方面更具竞争优势,在会项目明显多于中小券商,并且,较为严格的内核标准确保其过会率能够得以维持,同时前端PE类业务的良好布局可以实现客户开发的前置,更有利于获取企业客户。

除了券商外,其他中介机构对IPO业务看法各有不同。

陈旭光认为,未来的IPO市场前景还是光明的,还会有一段发展期。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随着A股审核从严的持续,企业的规范程度相较之前也应该会更高。

但是根据上述会计师的说法,IPO业务并不是一个“肥差”,“说实话,我也不愿意去做IPO项目。首先,我认识的一些会计师对于IPO态度都挺消极的,还有人做IPO项目一半就离职的。因为IPO项目周期太长,几年就盯在一个项目上,工作繁杂,相比工作量回报率并不高。不过这其实也和事务所业务好坏有关,四大相对就没有这方面的压力。”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