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新能源车补贴“一地一策”,威马今年难达成1万辆交付目标

2018-12-19 09:12:1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年底临近,对于新造车公司来说,那些打过的赌、做过的承诺,都到了给一个“结果”的时候。12月18日,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内将无法完成1万辆的交付。涉及到具体的原因,他用了“没想到”来回应。“不是因为我们的生产能力跟不上,而是因为交付环节太复杂。”

不过,另一家造车新势力蔚来在经历不断的跳票之后,将可以在今年内完成一万辆的交付数量,12月16日,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赌约”中自己已经是胜出者。

对于传统汽车公司来说,新车上市后随即进行量产交付,这并不是一个值得“打赌”问题。但是,对于新造车公司来说,能不能如约量产和交付,却是考验其供应链管理、工厂产能爬坡以及制造落地能力的关键性问题。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顺利,威马汽车一开始便选择了与蔚来、小鹏不一样、相对“独立”的自建工厂模式。为尽量规避量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威马在首款产品3月份下线后,中间用了6个月的时间来做量产准备,直到9月份才正式交付。

在11月广州车展之前,威马温州工厂就已经完成了2000辆新车的下线。沈晖谈到,目前工厂每天的产能保持在200辆左右,生产能力在预期范围之内。但交付层面面临的问题却是他们完全没有预见到的:“新能源车与传统车不一样,因为涉及到国补、地补以及牌照等系列问题,交付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说在补贴的申领方面,每个地方的政策都不一样,对于用户的资格要求也会不一样。比如说,有的用户是外地户口在本地居住,那在政策层面要申请补贴和牌照就不那么容易,或者需要更长的周期。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