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吴江经济:一朵发光的云在天空中,吹不散(5)

2018-12-04 09:17:4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不过银行也有银行自己的道理。2013年时,江浙一带的大批纺织企业“死”于担保圈,让各家银行心有余悸。盛泽,曾经也是“奔驰、宝马满地跑”,财富效应让许多纺织企业主盲目加杠杆、扩大生产,而银行也没有做好风控。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需求变得疲弱不堪,企业无法再通过清库存来偿还贷款,于是出现了不少企业停止生产,转而把从银行贷到的款拿去放高利贷,并且家族、同乡商会之间相互担保严重,等泡沫最终破掉的那天,各方所蒙受的损失都很大。

一位纺织企业主就亲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因为帮人做了3500万的担保,结果把自己拖进了泥潭。

“2013年泡沫破裂前夕,盛泽一下子涌进来十多家银行,比吴江中心城区的还要多。”曾在盛泽工作多年的吴江农商行董秘孟庆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从2016年开始,纺织行业全行业有所复苏,银行显然已经吸取了教训,对扩大生产规模的传统纺织企业予以了“关注”,但对转型升级做得比较好的传统企业给予更多支持。

为了转型升级,姚丞棋不仅将企业命名为“新型纺织材料科技公司”,还投入3亿元,新建了30000多平米的厂房,购买了66台单价在300多万元的大型自动化纺纱设备。他介绍说,每个工作时段,只需要30个当班工人就能照料好这些日产量80吨的纱线自动化工厂。

吴江经济:一朵发光的云在天空中,吹不散

“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我觉得,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技术改革。但改革这件事,一方面是看老板的决心,另一方面就是看有没有资金实力。没有资金作为支持的改革,想要成功是很难的。拿我自己的厂子举例,大型机器要300万元一台,以后怕是只会越来越贵。” 姚丞棋也向第一财经记者“吐槽”说,可能是因为所处的行业关系,传统纺织企业想获得来自银行的支持,难度不小,“一些国有大行的当地分支机构,即使想做我们这笔业务,但报到分行层面也未必能获批。相反,因为知根知底,包括吴江农商行在内的当地法人银行却能提供比较大的支持力度”。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