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水蛭,又称蚂蟥。《本草纲目》上说,有“破血通经,逐瘀消症”的药效,被当作治疗脑血栓、风湿病、关节炎等病症的特效药物。在见到周伟民之前,意识里一直错误地认为“蚂蟥是靠吸食鲜血而存活的”。周伟民告诉记者,吸血的蚂蟥只占到蚂蟥这个群体中的很小一部分,更多的是吃螺蛳等水里的小生物。
周伟民是这家名叫“吴江市明星产业种养殖中心”的老板。这个养殖中心是专门从事水蛭全人工繁育和多元化养殖的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涵盖了集水蛭优良品种选育、苗种培育及强化、幼体联合化分养,成体产品化制成等多位一体的功能。他告诉记者,他饲养的水蛭品种是“宽体金线蛭”,这也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饲养品种——体大而扁平,呈纺锤形,体前端尖细,后端钝圆。成年的话,能有6-15厘米长,1-2厘米宽。
从1998年开始,周伟民就开始从事药用宽体金线蛭的人工养殖研究。“水蛭是雌雄同体、异体交配,耐高温、耐饥饿,但怕温差的软体节肢性水陆两栖爬行动物,要背光、背风,它们与鱼虾蟹类的水产动物有着截然不同的生繁关系。”周伟民如数家珍地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着他的这个养殖基地:占地80多亩,总投资1200万元;建了标准化的养殖池200个,年生产水蛭干品6吨作用;年产值800多万元……
第一财经记者顺着周伟民手里电筒的灯光,看到养殖池的池壁上趴满了整个背部呈暗绿色的宽体金线蛭。为了让记者看得更加清晰,周伟民卷起袖子把手伸进水池里,摸了几把后,近十条水蛭被他抓出水面——在他手掌中扭动着,蜷曲成团。他说,这样个头的水蛭,大概一斤只有10条左右,单条的价值在8元上下,而每个池子里大概养着3000条。这样看来,周伟民的这些池子里的“吸血鬼”们价值是惊人的。
原标题:激发消费潜力活跃民营经济 在当前异常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中,应当通过持续激发消费潜力,不断引领和释放终端需求,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凝聚经济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