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过度借贷、高风险投资和透明度缺失将金融体系推向危机(2)

2018-11-20 09:15:11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我们需要认识到,其实所谓的金融周期就是在加杠杆和去杠杆的过程中演变,由此形成金融市场的繁荣或者崩溃。如果总根子是流动性,需要从根本上理解流动性管理或许是应对系统性风险和危机的总阀门。

事前控制还是事后救助?中央银行作为流动性管理者拥有最后贷款人的利器。20世纪50年代以来,金融不稳定主要由资产价格泡沫引起,多数学者反对将资产价格泡沫引入政策体系。认为如果泡沫破裂进行事后救助即可,这是事后救助论的观点。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得到普遍质疑,是否有可能通过事前控制代替危机带来的痛苦,事前反应说应运而生,认为中央银行需要逆向操作,泡沫开始形成时通过提高利率进行控制。在操作上也有一些研究,控制审慎框架中加入逆周期动态资本监管等因素,如提高资本缓冲标准,纠正资本总量或有资本要求,强调金融机构杠杆率的事前监管,实施流动性标准规定或者前瞻性的贷款损失拨备等。

如何实现系统稳定性?金融行为上,过度借贷、高风险投资和透明度缺失将金融体系推向危机。美国2008年、欧洲2010年的做法是殊途同归,短期内都以中央银行零利率定向救助以及量化宽松稳定金融体系。尽管存在争议,仍然可以明确一些符合金融业发展规律、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要义和国家国情的定律认识,有助于事前降低危机发生概率,事后减少危机冲击的破坏性。

一是流动性管理,可能是唯一重要的抓手。一方面逆周期的流动性检测和管理有助于向金融体系注入预防泡沫化和高杠杆疫苗,通过影响投资者的资产回报预期,改变其羊群行为,降低危机发生概率。基础性的金融资产价格,主要是利率和汇率有调整预期的作用。依托重要性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可以有助于实现抓大放小。大机构不出现问题,发生危机也不会出现大的乱子。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